娟娟落月,犹挂茅屋
出处:《晨入东寺阅藏行香》
宋末元初 · 仇远
明星未高,繁霜已肃。
娟娟落月,犹挂茅屋。
我马遑遑,我车仆仆。
晨入缁林,坐阅梵牍。
字奇义奥,了不可读。
空元无象,奚事耳目。
简书期程,轩冕桎梏。
顾影自哂,未能免俗。
名教真乐,言语谷粟。
何时式微,知足不辱。
娟娟落月,犹挂茅屋。
我马遑遑,我车仆仆。
晨入缁林,坐阅梵牍。
字奇义奥,了不可读。
空元无象,奚事耳目。
简书期程,轩冕桎梏。
顾影自哂,未能免俗。
名教真乐,言语谷粟。
何时式微,知足不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明星:星辰。繁霜:寒冷的霜冻。
娟娟:明亮的样子。
坐阅:坐着阅读。
梵牍:佛经。
字奇义奥:文字奇特,含义深奥。
空元无象:空虚无形。
简书期程:文书规定的期限。
轩冕:官职、权势。
顾影自哂:回头看自己的影子,自我嘲笑。
名教:名誉和教化。
式微:衰落,引申为回归质朴。
知足:满足于现状。
翻译
星辰尚未升高,寒霜已开始凝重。明亮的月亮落下,还挂在茅草屋顶。我的马儿匆忙奔跑,我的车辆疲惫不堪。清晨进入僧侣聚集的地方,坐着研读佛经。
经文奇特深奥,完全无法理解。空无一物,又何必用眼睛和耳朵去追求。
文书规定了期限,官场束缚如同枷锁。看着自己的影子苦笑,还是无法摆脱尘世的习俗。
名誉和教化看似快乐,其实如同言语和谷物般琐碎。何时能回归质朴,知足才能免于羞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清晨进入寺庙,阅读经文并且行香的宁静生活场景。开篇“明星未高,繁霜已肃”设置了一个清冷的早晨气氛,接着“娟娟落月,犹挂茅屋”则描绘出一幅朦胧月光下的幽静寺院景象。
“我马遑遑,我车仆仆”两句用来形容僧人的生活状态,虽然简陋但却显得从容不迫。紧接着“晨入缁林,坐阅梵牍”,则直接表达了僧人早晨进入林中寺庙,坐在那里阅读佛经的行为。
“字奇义奥,了不可读”可能是在赞美经文中的深奥含义,即使是再细致地去研读,也难以完全领悟其深意。接下来的“空元无象,奚事耳目”则表达了对佛法的超然和豁达,不为世俗所惑。
“简书期程,轩冕桎梏”可能是指僧人在修行过程中,对于自己的要求和规范非常严格。随后的“顾影自哂,未能免俗”则流露出一丝自嘲之意,即便是在追求佛法的道路上,也难以完全超脱世俗。
最后,“名教真乐,言语谷粟。何时式微,知足不辱。”这几句表达了对正统教义的赞美,以及在修行中寻找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末尾则是在期盼着能早日达到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境界,不再被世俗的荣辱所扰。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佛法修行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反省和对精神追求的深刻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