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非气相求,又岂天所配
宋 · 程俱
性空本无方,水火不留碍。
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
初疑水焚槐,忽若镜加艾。
又如大海中,神龙出光怪。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
原燎正焮腾,汤沃忽崩败。
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
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
阴风结飞雨,来自。
九天外。
苍樟出芳液,根节依大块。
初非气相求,又岂天所配。
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
因知造化机,幻手端可贷。
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
初疑水焚槐,忽若镜加艾。
又如大海中,神龙出光怪。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
原燎正焮腾,汤沃忽崩败。
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
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
阴风结飞雨,来自。
九天外。
苍樟出芳液,根节依大块。
初非气相求,又岂天所配。
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
因知造化机,幻手端可贷。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中水火交融的奇妙景象,以及冰与火之间看似矛盾实则和谐共存的自然法则。诗人通过“性空本无方,水火不留碍”开篇,点明了万物本无定形,水火虽看似对立,却能在特定条件下和谐共处的主题。
接下来,“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进一步阐述了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诗人以“水焚槐”、“镜加艾”、“大海神龙出光怪”等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水火交融时的奇异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一句,将冰与火的对比推向高潮,暗示了两者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但最终“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与转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总结了自然界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强调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随后,诗人描绘了阴风、飞雨、樟木、冰炭等元素交织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一句,巧妙地将冰与炭、水与火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和谐共生的象征,寓意着自然界中看似矛盾的事物实际上可以和谐共存。诗人通过这一转折,揭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的和谐与统一之道,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和自然法则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