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婢不离家,为奴去适吴
出处:《勾践夫人歌》
宋末元初 · 赵文
君为王,我为后,结发相从期白首。
君为奴,我为婢,人间反覆何容易。
为婢不离家,为奴去适吴。
死生未可测,离别在斯须。
君谓妾勿悲,忍耻乃良图。
自怜儿女情,能不啼乌乌。
仰看庭前树,一岁一荣枯。
与君若有重荣日,匆匆未可弃褕翟。
君为奴,我为婢,人间反覆何容易。
为婢不离家,为奴去适吴。
死生未可测,离别在斯须。
君谓妾勿悲,忍耻乃良图。
自怜儿女情,能不啼乌乌。
仰看庭前树,一岁一荣枯。
与君若有重荣日,匆匆未可弃褕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君王。后:皇后。
为奴:沦为奴隶。
为婢:做婢女。
反覆:反复无常。
容易:轻易。
离别:离别。
斯须:瞬间。
妾:我。
忍耻:忍受耻辱。
儿女情:儿女情长。
啼乌乌:伤心落泪。
庭前树:庭院前的树。
荣枯:枯荣。
重荣日:再得荣华。
褕翟:华丽的服饰。
翻译
你是君王,我是皇后,我们发誓白头偕老。你沦为奴隶,我成为婢女,世间反复无常,怎能轻易言变。
做婢女我不离家,做奴隶你要去吴地。
生死难以预料,离别就在眼前。
你说让我别悲伤,忍受耻辱是为了长远打算。
自怜我们的儿女情深,怎能不伤心落泪。
抬头看庭院前的树,一年一枯荣。
如果将来我们有幸再得荣华,匆忙之间切莫抛弃华丽的服饰。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勾践夫人歌》以夫妻间的对话和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命运多舛、生死难料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坚守和期待。诗中通过“君为王,我为后”的起始,描绘了夫妻地位的变化,暗示了生活的动荡。接着,“为婢不离家,为奴去适吴”揭示了被迫分离的无奈,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当前离别的痛苦。
“死生未可测,离别在斯须”直接表达了对生死的忧虑和对短暂相聚的珍惜。夫人为丈夫打气,“君谓妾勿悲,忍耻乃良图”,体现出她的坚韧和理解。然而,她内心深处的儿女情长难以抑制,“能不啼乌乌”,流露出女性的柔情和哀愁。
最后,诗人以庭前树木的荣枯象征世事无常,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君若有重荣日,匆匆未可弃褕翟。”这句表达了对重逢和幸福的期盼,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忘对美好未来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夫妻间的情感纠葛和对命运的抗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