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出处:《洛下寓居》
唐 · 白居易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秋馆:秋天的书斋。清凉日:凉爽的日子。
书因:因(解闷)而。
解闷看:看书以解闷。
夜窗:夜晚的窗户。
幽独处:孤独的地方。
琴不为人弹:琴声不是为了他人而弹奏。
游宴慵多废:参加宴会懒散而疏于进行。
趋朝:上朝。
老渐难:年老渐渐感到困难。
禅僧:修禅的僧人。
教断酒:教导戒除饮酒。
道士:修炼道教的人。
劝休官:劝说辞去官职。
渭曲庄:渭水弯曲处的田庄。
犹在:仍然存在。
钱唐:杭州的古称。
俸尚残:俸禄所剩无几。
如能:如果能够。
归去:回去。
亦不至:也不会。
饥寒:饥饿和寒冷。
翻译
秋天的书斋中,因解闷而翻开书卷。夜晚独坐窗前,琴声无人欣赏。
游宴倦怠疏懒,早朝之事逐渐力不从心。
禅僧劝我戒酒,道士建议我辞去官职。
渭水边的田庄依然还在,杭州的俸禄却已所剩无几。
如果能立刻归隐,也不会遭受饥寒之苦。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洛下寓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表明诗人在一个清凉的秋天里,在自己的寓所中,通过阅读来消解内心的烦躁与无聊。这里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则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独自一人坐在窗前,而手中的琴却因无人共鸣而沉默。这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和孤独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透露出对音乐、艺术交流的渴望。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那种频繁宴饮交游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岁月匆匆、逐渐老去而难以继续这种生活方式的无奈感。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这里则是诗人在叙述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放弃。禅僧劝告断绝对酒的依赖,而道士劝说要放下世俗的官职。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净化的一种向往。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这两句话中,“渭曲”指的是古代的渭水之滨,而“钱唐”则是对杭州(今浙江省)的别称。诗人提及这些地方,是因为它们曾经的繁华如今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遗迹和回忆。
最后,“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到自己故乡的愿望,以及希望能够摆脱生活中的困顿,不再遭受饥饿和寒冷的折磨。这是对一种简单、安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园的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逸生活,抒发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自由和故土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