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腴
宋 · 杨万里
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腴。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蚕茧一丝絇。
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腴。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蚕茧一丝絇。
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
注释
翠荚:绿色的豆荚。浅碧珠:形容绿色豆荚晶莹如珠。
崖蜜:指山崖上野生的蜂蜜。
酥:形容食物细腻柔软像酥油。
沙瓶: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
西湖水:指杭州西湖的水。
晓露:清晨的露水。
蚕茧:蚕吐出的丝结成的茧。
一丝絇:比喻极细的丝线,这里指名字的由来。
稼圃:种植农作物的园子。
稼书:农事相关的书籍。
翻译
绿色豆荚排列如浅色珍珠,甜过崖蜜软似酥酪。新酿的西湖水倒入沙瓶,清晨露水的醇厚品味得以品尝。
它的味道与樱梅并列为益友,名字源于蚕茧制成的细丝。
我这老农正学习两种技艺,要把这美味写入诗篇,如同农事著作。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招陈益之李兼济二主管小酌》。诗中描绘了一场田园生活的宴饮情景,同时融入了对蚕豆这一普通食物的赞美和深刻寓意。
首句“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以精妙的笔触描绘出蚕豆的外形和口感。翠绿色的荚中藏着如珍珠般的豆子,其甘甜细腻如同山间清泉之蜜。
接下来的“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腴”则是诗人对宴会上饮用的酒和水进行描写。沙瓶中酿造的新酒,与西湖的清泉相结合,再加以细腻的晓露之滋味,是宴会上的美好享受。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蚕茧一丝絇”此句表明诗人将蚕豆与樱桃并列为三种佳肴,并且由於蚕豆的细小如同蚕丝而得名。这样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更增添了诗中的趣味性。
最后,“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则是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和农事的热爱,将这些生活片段融入诗歌之中,如同编撰一部农耕类的典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对日常事物的独特关注与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