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思登临发,空谈举动明
出处:《送惟晤游庐山》
宋 · 苏颂
飞锡指湓城,秋风一衲轻。
溪云随晚渡,岭月伴晨征。
敏思登临发,空谈举动明。
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
溪云随晚渡,岭月伴晨征。
敏思登临发,空谈举动明。
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飞锡:僧人手持的锡杖。湓城:地名,古代江州治所,今江西九江。
衲:僧人的僧袍。
晚渡:傍晚的渡船。
岭月:山岭上的月亮。
晨征:清晨的行程。
敏思:敏捷的思维。
空谈:空洞无物的谈论。
举动:行动。
二林:指禅林或僧侣聚集的地方。
名字:此处指代诗人的声誉或精神。
融生:如同佛教中的融合生死,意指永久流传。
翻译
僧人手持锡杖指向湓城,秋风中一件薄衣显得轻盈。傍晚时分,溪边的云彩随着渡船移动,拂晓时分,山岭的月光陪伴着早行的旅人。
敏捷的思维在登山临水时激发,空洞的谈论在行动中显得明显。
期待将来在两座丛林(指禅林)相聚,我的名字将如同融通生死般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友人惟晤游庐山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惟晤轻装简行,披着单薄的僧袍,乘着秋风前往湓城,踏上庐山之旅的画面。"飞锡"一词,常用来形容僧人出行,暗示了惟晤的身份。
"溪云随晚渡,岭月伴晨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惟晤行程中的宁静与诗意,溪流上的云雾和山岭间的明月都成为他的旅伴,寓含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旅途的期待。
"敏思登临发,空谈举动明",诗人赞美惟晤思维敏捷,行动明快,不仅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赏,也寄寓了希望他在游历中能有所感悟和提升。
最后两句"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预祝惟晤在庐山的修行或游历中,能像佛教禅宗的先贤融一样,留下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既描绘了友人的旅程,又寓含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