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好爵,惧不我与
出处:《赠吴处玄诗》
魏晋 · 邯郸淳
我受上命,来随临菑。
与君子处,曾未盈期。
见召本朝,驾言趣期。
群子重离,首命于时。
饯我路隅,赠我嘉辞。
既受德音,敢不答之。
余惟薄德,既局且鄙。
见养贤侯,于今四祀。
既庇西伯,永誓没齿。
今也被命,义在不俟。
瞻恋我侯,又慕君子。
行道迟迟,体逝情止。
岂无好爵,惧不我与。
圣主受命,千载一遇。
攀龙附凤,必在初举。
行矣去矣,别易会难。
自强不息,人谁获安。
愿子大夫,勉篑成山。
天休方至,万福尔臻。
与君子处,曾未盈期。
见召本朝,驾言趣期。
群子重离,首命于时。
饯我路隅,赠我嘉辞。
既受德音,敢不答之。
余惟薄德,既局且鄙。
见养贤侯,于今四祀。
既庇西伯,永誓没齿。
今也被命,义在不俟。
瞻恋我侯,又慕君子。
行道迟迟,体逝情止。
岂无好爵,惧不我与。
圣主受命,千载一遇。
攀龙附凤,必在初举。
行矣去矣,别易会难。
自强不息,人谁获安。
愿子大夫,勉篑成山。
天休方至,万福尔臻。
鉴赏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邯郸淳为吴处玄所作的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吴处玄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受命随同吴处玄前往临菑的情景,两人相处虽未满一年,但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后,吴处玄被召回朝廷,诗人不得不与之分别。在送别的路上,吴处玄赠予诗人美好的话语,诗人对此深感荣幸,并承诺将这些话语铭记于心。
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吴处玄的敬仰之情,认为吴处玄如同西伯姬昌一般,庇护着贤能之人。尽管自己才疏学浅,但能在吴处玄的庇护下度过四年时光,已经深感荣幸。现在,吴处玄被召回朝廷,诗人虽然感到遗憾,但也理解这是其应尽的职责。诗人深情地回顾与吴处玄共度的时光,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吴处玄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理想和责任的追求,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