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食肉相,兼此林下福
出处:《题吴原博谕德医俗亭》
明 · 程敏政
我家篁墩上,绝类筼筜谷。
长怜此君净,不解砭予俗。
吴君结亭子,潇洒延众绿。
清吟答天籁,尘鞅谢烦逐。
分明食肉相,兼此林下福。
斋居开墨本,已觉幽韵足。
君才何可当,风采如植玉。
拟试国医手,坐遣元气复。
江南渺烟雨,因之动遐瞩。
汗青我终惭,笋谱或能续。
长怜此君净,不解砭予俗。
吴君结亭子,潇洒延众绿。
清吟答天籁,尘鞅谢烦逐。
分明食肉相,兼此林下福。
斋居开墨本,已觉幽韵足。
君才何可当,风采如植玉。
拟试国医手,坐遣元气复。
江南渺烟雨,因之动遐瞩。
汗青我终惭,笋谱或能续。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题吴原博谕德医俗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诗人首先将自家的篁墩与筼筜谷相提并论,赞美其环境的清幽和竹子的纯净,暗示了主人吴君的高尚品格。接着,他称赞吴君在篁墩上建亭,邀请清风绿竹共度,以此净化心灵,远离世俗烦恼。
诗人进一步赞赏吴君的文人风范,认为他的才华如同美玉般出众,且能在闲适的生活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仿佛食肉相与林泉之乐兼得。他还期待吴君运用医术,恢复人们的元气,体现出对健康和精神修养的重视。
最后,诗人遥望江南烟雨,引发无尽思绪,感叹自己虽未能如吴君般成就,但或许能在笋谱之类的著述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表达了对吴君的敬仰和对自己文学事业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