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拟共冠巾约,诗句先含萸菊香
出处:《次韵高秀才重九二首 其一》
宋 · 项安世
未待经霜拆嫩黄,已思斜日醉高阳。
鬓毛拟共冠巾约,诗句先含萸菊香。
小雨微云愁令节,批风借月倚新章。
应门莫报催租吏,酒债如今也未偿。
鬓毛拟共冠巾约,诗句先含萸菊香。
小雨微云愁令节,批风借月倚新章。
应门莫报催租吏,酒债如今也未偿。
注释
霜:秋天的寒霜。拆嫩黄:变色。
斜日:夕阳。
醉高阳:畅饮。
鬓毛:两鬓的头发。
拟共:仿佛与…相约。
冠巾:帽子。
诗句:诗篇。
含:弥漫。
小雨:细雨。
微云:轻云。
愁令节:让人担忧节日。
批风借月:借助风月。
倚新章:写下新篇章。
应门:回家。
莫报:不要告知。
催租吏:催租的官差。
酒债:酒钱债务。
未偿:还未偿还。
翻译
还未等到菊花经过秋霜变色,就已期待在夕阳下畅饮高阳的美酒。头发仿佛与帽子相约,诗篇中已提前弥漫着茱萸和菊花的香气。
细雨轻云让人担忧这节日的到来,我借助风月写下新的篇章。
回家时不要告知催租的官差,如今连酒债都还未偿还。
鉴赏
这首宋诗是项安世的作品,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未待经霜拆嫩黄"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未待霜降就已绽放,显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已思斜日醉高阳"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共度佳节,饮酒赏景的闲适心情。
"鬓毛拟共冠巾约"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共聚的约定,暗示友情深厚。"诗句先含萸菊香"进一步强调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以及诗歌创作中融入的节日氛围。"小雨微云愁令节"则通过天气变化,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暗示了诗人对分别的忧虑。
"批风借月倚新章"描绘了诗人借助清风明月,灵感涌现,正在构思新的诗篇。最后一句"应门莫报催租吏,酒债如今也未偿"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无奈和对酒债的调侃,展现出诗人豁达不羁的性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体现了重阳节的风俗,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