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
出处:《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
宋末元初 · 牟巘
斯人宗工国司命,容斋有容静斋静。
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
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
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
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
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
东南秀士颇不乏,当年著意极搜引。
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
石生已起有温生,我爱莫助德怲怲。
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
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
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
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
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
东南秀士颇不乏,当年著意极搜引。
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
石生已起有温生,我爱莫助德怲怲。
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牟巘所作,名为《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诗人以“斯人宗工国司命”开篇,赞美了阎静斋和徐容斋两位学士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将他们比作能够主宰国家命运的大师。接着,诗人通过“容斋有容静斋静”、“海涵岳峙俱伟人”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学士的内敛与外在的伟岸形象。
诗中提到两人曾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如“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显示了他们在政务上的影响力。随后,“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则暗示了他们的仕途成就,分别达到了朝廷的高层。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表达了对两位学士作为高级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则进一步展现了他们在文坛的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学士能引领社会变革、使民众觉醒的期待与赞赏。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两位学士对后辈的提携与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及对自然界的关怀,如“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阎静斋和徐容斋两位学士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他们的个人才华与道德品质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知识、教育以及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