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
出处:《昌山峡》
清 · 胡光莹
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
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
江水东流去不还,山形屹立森雄关。
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
沿江舟子程途熟,稳挟舟行随石曲。
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
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
但愿布帆轻出峡,瓣香默祷阅城君。
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
江水东流去不还,山形屹立森雄关。
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
沿江舟子程途熟,稳挟舟行随石曲。
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
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
但愿布帆轻出峡,瓣香默祷阅城君。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胡光莹的《昌山峡》描绘了壮丽而险峻的自然景象,以及舟行其中的艰难与人们的情感寄托。首句“万山横裁江波路”展现了群山如刀削般切割江面,江流被阻,波涛汹涌。接下来的“洪澜陡激蛟龙怒”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激流澎湃,仿佛蛟龙欲破浪而出。
“昂头触石石为开”写蛟龙般的江流冲击山石,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随后,“放出袁江水东注”描述了水流冲破阻碍,向东流去,暗示着生命的不息和坚韧。山形“屹立森雄关”,象征着险峻与威严。
“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运用比喻,将落石比作剑戟,描绘出江底石块交错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舟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稳挟舟行随石曲”,小心翼翼地驾驭船只,表现出他们的谨慎与技巧。
“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紧张与警惕,尤其是上滩时的畏惧,反映出人们对安全的渴望。最后,“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描绘了舟行中环境的嘈杂,以及旅人之间的沉默,只有对平安的默默祈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昌山峡的险峻之美,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艰辛与期待,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