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大邦浙河西,吴郡称第一。
淮夷著柘黄,来作豺虎窟。
交邻无善道,西顾拒劲敌。
一鹗婴罔罗,同气顿萧瑟。
正朔仍奉汉,天恩满床笏。
赋粟岁倍蓰,郿坞金日积。
非无舶棹风,海运不挂席。
包藏狼子心,反覆莫可测。
台阁两重臣,忍为枭獍食。
井蛙自尊大,出入复警跸。
爱弟日宠骄,开府门列戟。
提兵几百万,势热手可炙。
甲第连青云,圊溷亦丹碧。
瑶池长夜饮,天魔舞倾国。
帷幄皆面谀,忠鲠即摈斥。
权门竞豪奢,婪夫务怀璧。
淮南旧巢穴,坐视成弃掷。
出师理侵疆,所向辄败绩。
邻兵贾馀勇,一举数州得。
群凶纳降去,敛戍独坚壁。
奈何围数重,楼橹比如栉。
炮车拂云汉,昼夜飞霹雳。
宠弟既齑粉,左右皆股栗。
短兵屡相接,苗獠与戮力。
南濠百花洲,流血水尽赤。
闭关甫期月,人面多菜色。
蔬茹犹八珍,骸骨爨下析。
众叛已不知,豕突犹亲出。
前徒忽投戈,回骑不数匹。
一炬齐云楼,红粉随烟灭。
缚虎送台城,咆哮气方息。
嗟哉尔淮夷,亡命起仓卒。
衡行十五载,贵富亦已极。
雕墙底灭亡,斯理信弗忒。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的《淮夷篇》,描绘了淮夷势力在浙西吴郡的崛起与衰落过程。诗中以淮夷首领比喻为豺虎,其行为贪婪残暴,交邻关系恶劣,最终因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而败亡。诗人通过对比其初期的权势显赫,如“郿坞金日积”、“提兵几百万”,与后期的孤立无援,如“炮车拂云汉,昼夜飞霹雳”,展现了权力兴衰的戏剧性转变。
诗中对淮夷首领的宠爱弟弟以及权臣的阿谀奉承、贪欲无度进行了讽刺,揭示了统治阶层的腐败。淮夷的失败也反映了军事上的无能,连带周边地区人民深受其害,生活困苦,“人面多菜色”。最后,淮夷首领被擒,家族惨遭毁灭,诗人感叹其从权势巅峰到灭亡的迅速,认为这是咎由自取,体现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