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桥四百峰前路,双眼须君更放青
出处:《玉笥罗浮亭》
明 · 林光
玉笥山前偶濯缨,罗浮亭子向君成。
未辜东莞人留诺,共爱金牛老结盟。
已付行藏同涧水,肯教魂梦愧山精。
铁桥四百峰前路,双眼须君更放青。
未辜东莞人留诺,共爱金牛老结盟。
已付行藏同涧水,肯教魂梦愧山精。
铁桥四百峰前路,双眼须君更放青。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玉笥罗浮亭》充满了对友情与自然的深情厚谊。首联“玉笥山前偶濯缨,罗浮亭子向君成”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玉笥山前,洗去尘埃,仿佛在寻求心灵的净化,随后又在罗浮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这种相遇不仅是一次偶然的邂逅,更是心灵的契合。
颔联“未辜东莞人留诺,共爱金牛老结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没有辜负彼此的承诺,如同金牛山的老友一般,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了情感,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已付行藏同涧水,肯教魂梦愧山精”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的关系。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命运起伏,就像山涧中的流水一样,自然而又不可预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不会让灵魂和梦境中感到羞愧于山精(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暗示了他对自然和友情的尊重与敬畏。
尾联“铁桥四百峰前路,双眼须君更放青”则以铁桥为引,展望未来之路。诗人希望在经历了四百峰的旅程后,能够与友人共同欣赏到更广阔的风景,寓意着友情与自然的永恒美好,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