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谁与听莺啭,尺素空题托雁过
出处:《寄黄泰泉》
明 · 汤日祥
会日无多别日多,只今无奈老衰何。
杖藜谁与听莺啭,尺素空题托雁过。
天遣象城来画辖,月临牛海动烟蓑。
僻门深巷时时闭,愧负邻翁为剪萝。
杖藜谁与听莺啭,尺素空题托雁过。
天遣象城来画辖,月临牛海动烟蓑。
僻门深巷时时闭,愧负邻翁为剪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汤日祥所作的《寄黄泰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去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会日无多别日多,只今无奈老衰何”,诗人感叹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而分别的日子却日益增多,面对岁月无情的流逝,对老去的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杖藜谁与听莺啭,尺素空题托雁过”,诗人以杖藜听莺为喻,表达了对友人黄泰泉的思念之情。在寂静的时刻,只有远方飞过的鸿雁能寄托他的思念,但这份思念却显得如此空虚无力。
颈联“天遣象城来画辖,月临牛海动烟蓑”,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黄泰泉比作象城,暗示其才华横溢;同时,月光下的牛海与烟蓑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僻门深巷时时闭,愧负邻翁为剪萝”,诗人自述因年老体衰,时常关闭门户,无法像过去那样与邻里交往,内心充满愧疚之情。同时,通过“剪萝”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状况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老去的哀愁、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