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爱物称无私,朝廷旰食施淖麋
出处:《苦雨谣》
清 · 李慈铭
秋霖积日惨不开,太行黯黯愁西颓。
农夫九死补田作,坐看辛苦成污莱。
黍子垂头万黄粒,丈半红竿飐秫秫。
方觊暂饱偿积饥,讵料垂成委枯铚。
天公爱物称无私,朝廷旰食施淖麋。
天心君心本一体,始知灾沴民自为。
我釜无鱼瓿无粟,谒鬼不通日炊玉。
饱看两脚愁向天,岂惟野老吞声哭。
农夫九死补田作,坐看辛苦成污莱。
黍子垂头万黄粒,丈半红竿飐秫秫。
方觊暂饱偿积饥,讵料垂成委枯铚。
天公爱物称无私,朝廷旰食施淖麋。
天心君心本一体,始知灾沴民自为。
我釜无鱼瓿无粟,谒鬼不通日炊玉。
饱看两脚愁向天,岂惟野老吞声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连日阴雨带来的凄凉景象和农民的困苦生活。诗人以"秋霖积日惨不开"开篇,形象地写出连绵阴雨使天地昏暗,太行山也显得愁云密布。接着描述农夫冒着艰难,辛勤劳作却眼看田地沦为荒芜,丰收的黍子和高粱因雨而无法收割,只能任其枯萎。诗人感叹农民期待的短暂饱食化为泡影,丰收的希望瞬间破灭。
诗中提到"天公爱物称无私",暗示上天本应普降甘霖,但现实却是苦雨不断,朝廷虽有救济之心,如"朝廷旰食施淖麋",但百姓依然困苦。诗人以自身贫困,"我釜无鱼瓿无粟",形容生活艰辛,甚至"谒鬼不通日炊玉",形容家中贫寒连基本的粮食都没有,只能依靠祭祀祈求食物。最后,诗人表达出深深的忧虑和悲愤,"饱看两脚愁向天",不仅自己愁苦,连野老也只能无声饮泣,反映出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反映清代社会现实,同情民间疾苦的苦雨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