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佳节近,犹自忆龙山
出处:《雨中看菊》
明 · 释函可
风雨暗边关,何人泪勿潸。
我心与秋菊,相向不成颜。
倒卧从泥污,飘摇倚石顽。
眼看佳节近,犹自忆龙山。
我心与秋菊,相向不成颜。
倒卧从泥污,飘摇倚石顽。
眼看佳节近,犹自忆龙山。
鉴赏
这首诗以风雨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边关,面对自然的风雨,内心的情感却如同秋菊一般坚韧不屈。诗中的“风雨暗边关”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孤独。接着,“何人泪勿潸”一句,既是对他人可能因处境而产生的哀伤情绪的劝慰,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轻易落泪。
“我心与秋菊,相向不成颜”,将诗人的心比作秋菊,虽在风雨中摇曳,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并未改变。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秋菊常被用来比喻高洁、坚韧的品格,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决心。
“倒卧从泥污,飘摇倚石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即使身体倒卧于泥泞之中,心灵也依然坚强地依靠着岩石,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自己品格的坚守,也是对命运不屈的抗争。
最后,“眼看佳节近,犹自忆龙山”,诗人虽然身处边关,但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佳节将近,更勾起了他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乡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风雨、秋菊、泥污、石岩等意象,以及对佳节的回忆,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意志、高尚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