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临水茅亭赏析

题临水茅亭

宋 · 赵蕃
竹里茅檐竹外溪,青琅玕映碧玻瓈。
吟从亭午到薄暮,诗就不知安所题。

拼音版原文

zhúmáoyánzhúwàiqīnglánggānyìng

yíncóngtíngdàobáoshījiùzhīānsuǒ

翻译

竹林小屋傍溪流,翠竹青琅玕映碧琉璃。
我从中午吟咏直到黄昏,诗篇完成却忘了该题什么题目。

注释

竹里:竹林之中。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檐。
溪:小溪。
青琅玕:青翠的琅玕,形容竹子的美。
碧玻瓈:碧绿的琉璃,形容溪水清澈如玉。
亭午:正午时分。
薄暮:傍晚。
安所题:何处题写,即不知该给诗作起个什么题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竹林围绕着茅草小屋,屋外流淌着一条溪水,翠绿的竹子与碧绿的溪水相映成趣,如同青琅玕(一种美玉)倒映在清澈的玻璃中。诗人在此环境中,从中午时分一直吟咏至傍晚,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以至于忘记了为自己的诗作题写什么题目。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和创作灵感的源源不断。赵蕃以简洁的笔触,捕捉了日常生活中诗意的瞬间,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