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南峰宴坐僧赏析

南峰宴坐僧

元 · 宋无
空岩槁木形,入定掩松扃。
鹊供衔来果,猿看诵罢经。
云霞埋衲重,苔藓上鞋青。
只有樵人识,曾因采茯苓。

拼音版原文

kōngyángǎoxíngdìngyǎnsōngjiōng

quègòngshùláiguǒyuánkànsòngjīng

yúnxiámáizhòngtáixiǎnshàngxiéqīng

zhīyǒuqiáorénshícéngyīncǎilíng

注释

空岩:形容环境寂静,岩石空旷。
槁木:枯木,形容僧人的生活简朴。
入定:佛教术语,指禅定状态。
松扃:松木门扉,指修行者的居所。
鹊供:喜鹊主动送来的。
猿看:猴子在一旁观看。
经:佛经,僧人诵读的宗教文献。
埋衲:云雾遮盖僧袍。
苔藓上鞋青:青苔覆盖鞋子,形容环境清幽。
樵人:砍柴的人,普通人。
茯苓:一种药用植物,这里可能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空寂的岩石上枯木形态显现,禅定中关闭了松木门扉。
喜鹊送来果实,猴子看着我诵读经书完毕。
云雾缭绕下僧衣显得厚重,青苔爬满鞋子。
只有樵夫能理解,他曾在这里采过茯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林景象和一位隐居其中的僧人。"空岩槁木形,入定掩松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鹊供衔来果,猿看诵罢经"则展现了野生动物与僧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僧人阅读佛经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宁静与神圣的氛围。

"云霞埋衲重,苔藓上鞋青"写出了山中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植物蓬勃,给人的感觉是时间在这里似乎被遗忘了。最后两句"只有樵人识,曾因采茯苓"则点明了这份宁静与孤独,只有偶尔来此的樵夫才能理解和发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僧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