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其七)赏析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其七)

宋 · 白玉蟾
伊昔为句漏,其心在丹砂。
丹成遽仙去,不且判莺花。

注释

伊昔:从前。
句漏:古代地名,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地。
其心:他的心志。
丹砂:炼丹时使用的矿物,这里指修炼丹药。
遽:突然。
仙去:成仙离去。
不且:岂非,难道不。
判:分辨,这里指沉迷于。
莺花:莺歌燕舞和花草,代指世俗的欢乐。

翻译

从前他曾在句漏这个地方修炼
他的心志专注在炼制丹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其七)》。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和对道法修炼成仙的向往。

"伊昔为句漏,其心在丹砂。"

这一句表明诗人朋友的心思曾专注于炼制灵丹,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伊昔"即是从前,"句漏"指的是时间流逝,而"其心在丹砂"则说明朋友的心思一直放在修炼仙丹上。

"丹成遽仙去,不且判莺花。"

这句话描绘了一旦仙丹炼制成功,朋友便即刻升成仙人离去的场景。而"不且判莺花"则意味着连那轻拂过水面的莺花也不需要再去评判或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修炼成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羡慕和祝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道法修炼的一种向往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