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其五)赏析

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其五)

明 · 胡应麟
暂辍兰台讲,言乘桂水桡。
牙旌驰绝域,绣斧出中朝。
瘴压高凉晚,山通大宛遥。
莫嫌文字癖,干羽遍三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其五)》。诗中描绘了赵太史前往岭南的壮丽景象与深厚情感。

“暂辍兰台讲,言乘桂水桡。” 开篇即以“兰台”喻指朝廷,暗示赵太史暂时离开朝廷事务,乘舟沿桂水而行,前往岭南。这里运用了借代手法,将官职与地理环境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赵太史的行程,也蕴含了对他的敬意。

“牙旌驰绝域,绣斧出中朝。” “牙旌”和“绣斧”分别代表了赵太史的尊贵身份和使命。他带着朝廷的权威,穿越遥远的边疆,显示出朝廷对岭南地区的重视与关怀。

“瘴压高凉晚,山通大宛遥。” 描述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瘴气弥漫,气候湿热,夜晚尤为明显;同时,山脉连绵,通往远方的大宛之地,象征着岭南与中原的地理隔阂与文化差异。

“莫嫌文字癖,干羽遍三苗。”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赵太史的鼓励与期待。在前往岭南的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不应因文字工作而感到厌烦或困扰。希望赵太史能够传播朝廷的教化,使岭南地区的人民都能受到文明的熏陶,实现文化的普及与融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赵太史前往岭南的重要使命与个人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岭南地区以及文化传播的深切关注与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