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秀才十首(其五)
宋 · 陈造
毅毅挂榻翁,孺子来如家。
长安聚蚊儿,车马纷嚣哗。
裔孙会两穷,韶颜映苍华。
长啸叙孔李,惊翻篱角鸦。
长安聚蚊儿,车马纷嚣哗。
裔孙会两穷,韶颜映苍华。
长啸叙孔李,惊翻篱角鸦。
注释
毅毅:坚定而刚毅。挂榻翁:悬挂着榻席的老者。
孺子:小孩。
如家:如同在自己家中。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之地。
聚蚊儿:比喻众多嘈杂的人。
车马纷嚣哗:车马众多,喧闹嘈杂。
裔孙:后代子孙。
韶颜:年轻的容颜。
苍华:形容头发斑白,象征年老。
长啸:大声呼啸,表示豪放或激昂的言谈。
孔李:指孔子和老子,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
篱角鸦:篱笆角落的乌鸦。
翻译
坚毅的老翁挂着榻席,孩子来访如同归家。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聚集着一群像蚊子般嘈杂的人们。
远来的后代子孙们在此相遇,年轻的容颜映衬着苍老的华发。
他们高声谈论孔孟之道,连篱笆边的乌鸦都受惊飞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坚毅的老者,像居家主人般热情地迎接年轻后辈的到来。然而,诗中也暗示了京城的浮躁与喧嚣,如同聚集的蚊群和车马的嘈杂。诗中的“裔孙”指的是后代子孙,他们在繁华与贫困之间相遇,年轻的面孔显得尤为鲜明,与老者的沧桑形成对比。诗人通过“长啸叙孔李”,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崇尚和对先贤孔子、李氏的敬仰,这一举动甚至惊飞了篱笆边的乌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人世间的沧桑变迁以及对传统学问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