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二)
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二)》。诗中描述了三晋地区连年遭受战乱的困苦,朝廷深感忧虑,怀念英雄人物。皇帝不再亲自指挥,而是将重任寄托于侍郎翁东厓,让他去守卫万里长城。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臣子担当重任的期待。整首诗简洁有力,体现了明朝边塞诗的沉郁雄浑风格。
词语解释
被兵的意思:(1).遭受战祸。《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 被兵,必亲 韩 。”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蜀·李特》:“ 元康 中, 氐 齐万年 反, 关 西扰乱, 天水 、 洛阳 、 扶国 、 始平 诸郡皆被兵。”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三:“古之为兵者,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战其野则食其野之粟,守其国则乘其国之马,以是外被兵而内不知,此所以百战而不殆也。”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闻道 黄州 数被兵,读书长啸重围里。”(2).配备兵员。《管子·度地》:“都以临下,视有餘不足之处,輒下水官,...
拊髀的意思:以手拍股。表示激动、赞赏等心情。《庄子·在宥》:“ 鸿蒙 方将拊髀雀跃而游。”《汉书·冯唐传》:“上既闻 廉颇 、 李牧 为人,良説,乃拊髀曰:‘嗟乎!吾独不得 廉颇 、 李牧 为将,岂忧 匈奴 哉!’”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正是拊髀思 颇 牧 ,那得 终军 为请缨。” 鲁迅 《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某英雄在 柏林 拊髀看天。”...
不从的意思:(1).不服从;不听从。《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后汉书·韩棱传》:“ 棱 復上疏諫,太后不从。”(2).不追随。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陋 苍梧 之不从兮,遵 鮒隅 以同壤。”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沉 吏部 传师 ,性和易,不从流俗。”(3).指占卜不吉。《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穀梁传·哀公元年》:“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
长城的意思:[释义](名)指万里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 [构成]偏正式:长(城 [例句]中国的万里长城;在世界上闻名。(作主语)长城的墙。(作定语)...
从中的意思:◎ 从中 cóngzhōng(1) [from among]∶从…人或事物之中(2) [therefrom]∶从这(那)里这种使用中材料的展览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得客观的情报...
豪英的意思:(1).指豪杰英雄。《战国策·齐策六》:“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於民;外怀 戎 翟 、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 唐 李白 《邺中赠王大》诗:“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 明 吴易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豁达笼豪英,出没神鬼眩。” 陈毅 《中秋》诗:“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2).形容才能出众。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辐輳归之。”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据文学比 温嶠 更聪明, 温嶠 怎及他豪英?”...
九重的意思:(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里长的意思: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
连年的意思:◎ 连年 liánnián[in successive years;in consecutive years; year after year; over the years; for years running; for many years in a row] 连续许多年同一种情况 连年兵荒马乱...
三晋的意思:战国 时 赵 、 韩 、 魏 三国的合称。 赵氏 、 韩氏 、 魏氏 原为 晋国 大夫, 战国 初,分 晋 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 山西省 及 河南省 中部、北部, 河北省 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 山西省 别称。《战国策·赵策一》:“三 晋 合而 秦 弱,三 晋 离而 秦 强,此天下之所明也。”《史记·燕召公世家》:“ 孝公 十二年, 韩 、 赵 、 魏 灭 智伯 ,分其地。 三晋 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 三晋 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明 于谦 《暑月将自太...
诏书的意思:◎ 诏书 zhàoshū[imperial decree; imperial edict]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衣带诏书...
万里长城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修建的长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长远和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