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解语花(丁卯元夕倚清真体)赏析

解语花(丁卯元夕倚清真体)

近现代 · 吴梅
春声巷陌,暮色池台,归向吴阊住。
素心三五,张灯火,老作少年风趣。
凉蟾乍午,更隐隐丛箫叠鼓。
登小楼抛眼铜街,粉气蒸腥雾。
回念宣南旧路,正油车罗帕,今夜奇遇。
旧衣新絮,销凝看,尚有凤城尘土。
欢游细数,还饱受四更风露。
凭画阑香罢金猊,听晓钟微度。

词语解释

饱受的意思:◎ 饱受 bǎoshòu[fully exposed to;suffer enough from] 屡次遭受;充分经受饱受冷遇...

尘土的意思:[释义](名)附着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于口语。 [构成]偏正式:尘(土 [例句]尘土飞扬。(作主语)扫掉尘土。(作宾语)[同义]灰尘、尘埃...

池台的意思:池苑楼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晋明帝 欲起池臺, 元帝 不许。” 唐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诗:“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臺。”《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坞壁 三山 古,池臺六代幽。”...

春声的意思: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夫人阁二》:“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又能仿吹鹧鸪布谷的春声。”...

灯火的意思:◎ 灯火 dēnghuǒ[candlelights] 泛指亮着的灯烛...

叠鼓的意思:亦作“迭鼓”。 1.小击鼓;急击鼓。《文选·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 李善 注:“小击鼓谓之叠。”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之三:“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宋 范成大 《晚潮》诗:“东风吹雨晚潮生,迭鼓催船镜里行。”(2).指击鼓声。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霏霏落雪看收麪,隐隐叠鼓闻舂糠。”《宋史·乐志十六》:“叠鼓鸣鼉,更问夜如何?”曡鼓:重迭的鼓声。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朱网龕鬖丞相车,晓随曡鼓朝天去。” 宋 欧阳修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

凤城的意思:京都的美称。 唐 沉佺期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唐 杜甫 《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仇兆鳌 注引 赵次公 曰:“ 秦穆公 女吹簫,凤降其城,因号 丹凤城 。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清 龚自珍 《行香子》词:“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 郭沫若 《潮集·十年建国增徽识》:“凤城西翼见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风趣的意思:[释义](1) (名)幽默或诙谐的趣味。他的话很有风趣。(作宾语) (2) (形)内容积极而使人感兴趣。他风趣的话使人发笑。(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风+趣...

风露的意思:(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归向的意思:[释义](动)向好的一方面靠拢(多指政治上的倾向)。 [构成]并列式:归+向 [例句]人心归向。(作谓语)...

画阑的意思:见“ 画栏 ”。...

欢游的意思:欢聚嬉游。 唐 司空曙 《送曹同椅》诗:“惆悵空相送,欢游自此疏。” 宋 张先 《庆佳节》词:“花满南园月满楼,偏使我忆欢游。” 宋 柳永 《木兰花慢》词:“皇都,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歔。”...

回念的意思:回想,思念。 唐 白居易 《重到渭上旧居》诗:“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愈久愈回念故人的情谊。”回想;思念。 清 秦镛 《四诫歌》:“迴念生我恩,泣涕泪如雨。”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女人上东车站来送我上车的时候,我心里尽酸一阵痛一阵的在回念这一件恨事。”...

金猊的意思:香炉的一种。炉盖作狻猊形,空腹。焚香时,烟从口出。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五二:“夜色楼臺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稜。” 宋 张元干 《花心动·七夕》词:“綺罗人散金猊冷,醉魂到,华胥深处。”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於香炉盖上。”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厅上置金猊,爇异香,地平如镜。”...

凉蟾的意思:指秋月。 唐 李商隐 《燕台诗·秋》:“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疎星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影浸凉蟾窗上见,声敲寒雨枕边闻。” 清 陈维崧 《百字令·己未长安中秋》词:“坐久凉蟾犹未吐,靄靄暮云偏结。”亦泛指月亮。 宋 晏几道 《阮郎归》词:“箇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罗帕的意思: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 唐 杜甫 《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宋 周邦彦 《解语花·元宵》词:“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算计定了,侵晨未及梳洗,将一个罗帕兜头紥了,一口气跑到渡口来。”...

暮色的意思:[释义](名)傍晚昏暗的天色。 [构成]偏正式:暮(色 [例句]暮色苍茫;笼罩着大地。(作主语)...

奇遇的意思:[释义](动)意外的、奇特的相逢或遇合(多指好的事)。 [构成]偏正式:奇〔遇 [例句]木偶奇遇。(作谓语)...

三五的意思:(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

少年的意思:[释义](1) (名)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少年时代。(作定语) (2) (名)指上述年龄的人。 [构成]偏正式:少(年...

四更的意思: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素心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铜街的意思:洛阳 铜驼街 的省称。借指闹市。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狭斜才女, 铜街 丽人。”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出金市而连鑣,入 铜街 而结駟。” 唐 武平一 《饯唐永昌》诗:“寄谢 铜街 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吴阊的意思:(1). 苏州 故城 阊门 。 明 王世贞 《登岱》诗:“依微白马 吴閶 在,欲向秋风问 羽翰 。”参见“ 吴练 ”。(2).借指 吴 地,今 苏州 一带。 清 侯方域 《为吴氏祷子疏》:“某妾 吴氏 者,家本 吴閶 ,言归 梁苑 。” 清 顾炎武 《潘生次耕南归寄示》诗:“若到 吴閶 寻旧跡,《五噫》东去一 梁生 。”...

细数的意思:仔细计数。 宋 王安石 《蔷薇》诗之三:“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金 元好问 《赠莺》诗:“恨不掌上看,毛羽得细数。”详细数目。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其各区原额,见在逃亡老弱花名细数,容臣等造册奏缴。”...

巷陌的意思:◎ 巷陌 xiàngmò[alley] 街巷巷陌人家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销凝的意思:销魂凝神。 宋 柳永 《夜半乐》词:“对此佳景,顿觉销凝,惹成愁绪。” 宋 张炎 《瑞鹤仙·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词:“黯销凝 铜雀 深深,忍把 小乔 轻误。” 元 赵善庆 《水仙子·客乡秋夜》曲:“捱长宵,何处销凝?” 清 龚自珍 《台城路·送姚怡云之江南》词:“瘦砚敲霜,古笺啼月,真箇销凝无主。”...

晓钟的意思:报晓的钟声。 唐 沉佺期 《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鐘稀。” 明 梁辰鱼 《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月沉西,门暗扃。晓鐘何处?噹噹五更。”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三:“只有在禁钟之前,晓钟之后,才许市井点灯。”...

隐隐的意思:◎ 隐隐 yǐnyǐn(1) [indistinct]∶不分明的样子隐隐的雷声(2) [faint]∶微弱的感到隐隐作痛(3) [rattle]∶形容车声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油车的意思:◎ 油车 yóuchē[tanker] 装有一个箱柜或罐子用以装载液体(如水、汽油、牛奶、化学品等)的运输车...

乍午的意思:接近正午。 梁斌 《红旗谱》二六:“看看天刚乍午,时间就到,人们一群群一伙伙,黑压压地涌上来,象暴风雨前的黑云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