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高廉同饮后见寄
愁寄欢余别,醒惭醉后诗。
蝉催斜景急,鸟度广川迟。
何事闻钟处,劳君尚远思。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答高廉同饮后见寄》描绘了一幅竹林宴饮后的场景。首句“竹林清暑宴”展现了夏日竹林中清爽的聚会,气氛宁静。接着,“客散独归时”暗示了聚会结束后,宾客散去,只剩诗人独自归去,流露出淡淡的孤寂。
“愁寄欢余别”表达了离别之际的愁绪,即使在欢乐之后,分别的惆怅依然萦绕心头。诗人对自己的醉后之作感到“醒惭”,可能是因为酒醒后意识到自己在醉态中所写的诗不够清醒,流露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
“蝉催斜景急,鸟度广川迟”通过蝉鸣和鸟飞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的紧迫感,以及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夕阳西下,鸟儿缓慢地穿越广阔的原野,似乎在拖延着与友人的告别时刻。
最后,诗人问及“何事闻钟处”,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为何在听到钟声的地方,还会引起自己深深的挂念。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又别离的心境,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词语解释
何事的意思:(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尚远的意思:久远。 汉 王充 《论衡·福虚》:“ 缠子 称墨家右鬼神,是引 秦穆公 有明德,上帝赐之十九年。 董子 难以 尧 舜 不赐年, 桀 紂 不夭死。 尧 、 舜 、 桀 、 紂 犹为尚远,且近难以 秦穆公 晋文公 。”...
斜景的意思:西斜的太阳;西斜的阳光。 唐 王勃 《仲氏宅宴序》:“顾斜景而危心,瞻火云而变色。” 宋 黄庭坚 《饮润父家》诗:“斋阁寒麝薰,书帙映斜景。”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此间微径僻,斜景闭墟落。”侧斜的影子。 唐 白居易 《步东坡》诗:“緑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
远思的意思:(1).从长远考虑。《汉书·文帝纪》:“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必望审察而远思之,务使合於 孔子 之道。”(2).指深远的思虑。 明 高启 《晚晴远眺》诗:“ 楚 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诗:“西风吹鸿雁,惻愴多远思。”...
竹林的意思:◎ 竹林 zhúlín[bamboo forest] 竹子林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