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中峰山居赏析

和中峰山居

明 · 何南凤
莫贪人爱畏人憎,枉己从人古不能。
折钝利刀轻出匣,缠枯芳树乱牵藤。
雪山六载方成佛,云水孤踪始是僧。
且学声闻甘自了,三条椽下对寒灯。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修行的智慧。首句“莫贪人爱畏人憎,枉己从人古不能”,开篇即点明了不应追求他人的喜爱或畏惧他人的厌恶,而应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这是古人所不能接受的行为方式。接着,“折钝利刀轻出匣,缠枯芳树乱牵藤”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在修行或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应畏惧或逃避,而应勇于面对,就像将钝刀轻轻抽出匣子,即使面对枯萎的树木也要勇敢地去攀爬,象征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雪山六载方成佛,云水孤踪始是僧”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孤独的探索,如同在雪山中修行六年才能成为佛陀,如同云水中的行者,独自行走于世间,才能真正成为僧侣。这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孤独,以及最终成就的不易。

最后,“且学声闻甘自了,三条椽下对寒灯”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声闻指的是佛教中的小乘修行者,他们通过自我觉悟,达到解脱。诗人希望像声闻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内心宁静,面对寒灯,依然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修养、修行过程以及生活态度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坚守自我,勇于面对挑战,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