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简掾辨诬卷后
结交或匪良,中道生谤言。
所以明哲士,慎之非一门。
美玉累卞和,明珠诬马援。
终焉各有辨,暂屈宁为冤?
鉴赏
这首诗以种植兰花与荆棘作比喻,表达了交友不慎的警示。首句“种兰杂荆棘”象征着将贤良之人混杂于不善之徒,接下来的“棘长伤兰根”暗示了良友可能因恶劣环境而受损害。诗人通过“结交或匪良,中道生谤言”,揭示了交友不慎可能导致误解和诽谤。
诗人进一步强调明智之人的谨慎态度:“所以明哲士,慎之非一门。”他们明白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审慎对待人际关系。接下来的“美玉累卞和,明珠诬马援”引用典故,比喻无辜的好人被误会,如卞和发现宝玉却被诬为欺骗,马援被误认为藏匿明珠。诗人借此表达,尽管一时受冤,但真相终会大白,“终焉各有辨”。
最后两句“暂屈宁为冤?”提出疑问,即使暂时受到委屈,也宁愿保持清白,等待真相揭露。整首诗寓言深刻,劝诫人们在交友和处世时要明辨是非,避免遭受无端的指责。
词语解释
谤言的意思:(1).怨恨、指责的话。《左传·成公十八年》:“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踰德,师不陵正,旅不偪师,民无谤言,所以復霸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续闻》:“ 山东 莱阳县 之役,谤言至今未已。”(2).造谣中伤的话。《孔丛子·陈士义》:“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圣人,非无伤也。’” 明 李贽 《德业儒臣前论》:“今夫造为谤言,诬陷一家者,其罪诛。”《解放日报》1985.4.24:“还我清白之后,谤言不攻自破。”...
结交的意思:[释义](动)跟人往来交际,使关系密切。 [构成]并列式:结+交 [例句]结交朋友。(作谓语)...
荆棘的意思:◎ 荆棘 jīngjí[thistles and thorns]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美玉的意思: 拼音: měi yù解释:一种石头,高贵纯洁,《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故美玉者为玉之美者,属玉之 精品。 ⒉形容人品或者容貌的美好也可以形容某事物的纯洁。如:一片冰心在玉壶;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明珠的意思:[释义](名)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的事物。 [构成]偏正式:明(珠...
明哲的意思:◎ 明哲 míngzhé[understand philosophy] 明智、通达事理知之曰明哲。——《书·说明上》而况于明哲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所以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因果关系。我和他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 (2) (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所以。(作宾语)不知所以。(作宾语)忘乎所以。(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一门的意思:(1).一道门户。《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 郈 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 错 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 颜 、 閔 寧不仕耳。”(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 唐 杜甫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
哲士的意思:亦作“喆士”。1.哲人,贤明的人。《东观汉记·田邑传》:“愚闻丈夫不释故而改图,哲士不徼幸而出危。”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作 唐 之一经,垂之于无穷。”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序》:“喆士怀奇抱异,不得感会云龙。”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自 柏拉图 《邦国论》始,西方哲士,作此念者不知几何人。”(2).指智谋之人。《逸周书·史记》:“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 朱右曾 校释:“哲士,智谋之士。”...
中道的意思:◎ 中道 zhōngdào(1) [halfway]∶半路;中途中道而返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2) [mean]∶中庸之道(3) [Madhyma-pratipada][佛教]∶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