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坛院东坡枯木张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见作此示汪履道
宋 · 释德洪
雪里壁间枯木枝,东坡戏作无声诗。
霅川谪仙亦豪放,酒阑为吐烟云词。
闹传秀色绝今古,正如四月出盆丝。
老僧遮护不许见,敲门游客遭慢欺。
我来拟看亦乘兴,兴尽却还君勿嗤。
霅川谪仙亦豪放,酒阑为吐烟云词。
闹传秀色绝今古,正如四月出盆丝。
老僧遮护不许见,敲门游客遭慢欺。
我来拟看亦乘兴,兴尽却还君勿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雪中枯木旁,东坡先生创作无声之诗的场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相融合,通过“雪里壁间枯木枝”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艺术氛围。接着,诗人引入了“东坡戏作无声诗”,既体现了苏轼的洒脱与才华,也暗示了艺术创作的自由与无拘束。
进一步,诗人提到了“霅川谪仙亦豪放”,将苏轼比作谪仙,强调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通过“酒阑为吐烟云词”,形象地描绘了苏轼在酒后的灵感爆发,创作出如同烟云般飘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闹传秀色绝今古,正如四月出盆丝”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赞美苏轼作品的美艳与独特,仿佛是四月新发的盆中细丝,既新鲜又珍贵,超越了时空界限,展现出艺术作品永恒的魅力。
然而,好景不长,老僧的出现阻止了游客观赏这幅作品,也暗示了艺术创作的神秘与不可轻易得见的本质。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前来观赏也是出于兴致,即便兴尽而归,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表达了对艺术的尊重与欣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坡先生创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神秘与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