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为张僓赠阎使臣赏析

为张僓赠阎使臣

唐 · 王昌龄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注释

哀哀:可怜,悲伤的样子。
献玉人:比喻怀才之人,这里指卞和,传说中他两次献玉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最终证明是珍贵的玉石。
楚国:古代国家名,这里特指楚王的朝廷。
悲辛:悲苦辛酸。
泣尽:眼泪流干。
继以血:接着用血来继续,形容极度悲伤。
何由:怎能,如何。
辨其真:辨别出玉石的真伪。
赖承:依赖,凭借。
琢磨:雕刻、磨砺,比喻培养、造就。
惠:恩惠,这里指被赏识的机会。
光辉新:重新焕发光彩。
犹畏:仍然害怕。
谗口:说坏话的嘴,指进谗言的人。
疾:快速传播,这里指谗言的危害性大。
弃之如埃尘:像扔掉尘土一样抛弃它,形容极其轻视。

翻译

可怜献玉的人儿,与楚国共同承受悲哀辛苦。
眼泪流尽接着以血续,怎能分辨玉石的真伪。
幸亏得到雕琢的恩惠,再次使它焕发光彩。
仍然害怕谗言的毒害,像抛弃尘埃一样丢弃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哀伤失去的美玉与楚国相似的悲辛情感。泣泪耗尽以至于血,表现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真挚的情感难以辨识。这也许象征着对逝去事物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力感。诗中的“赖承琢磨惠”一句透露出某种依靠或寄托,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维护,而“复使光辉新”则显得出一种希望重现往昔风华的愿望。

然而,随后的“犹畏谗口疾”却又转向了对流言蜚语的恐惧和忌讳,这些恶意的语言如同疾病一般令人不安。最后,“弃之如埃尘”则表达了一种彻底抛弃与轻视,仿佛这些都如同微不足道的尘埃。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玉的比喻来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