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其四)
唐 · 雍裕之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注释
已见:已经看到。池:池塘。
尽:满。
墨:黑色像墨水。
突不黔:乌鸦不会变色(这里比喻人的改变)。
漆身:全身漆黑。
恩:恩惠。
未报:没有报答完。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贵重衣服。
弊:破旧。
岂:难道。
嫌:嫌弃。
翻译
池水已满黑如墨,谁还说乌鸦不会变色。即使身披漆黑羽毛,我也不觉得恩惠报答够,破旧的貂皮衣又何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四色》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赞美和自己报恩之心。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友人的品格比作难以用墨完全描绘的池水,强调其德行高尚,不可小觑。而“黔”字在古代有黑色的意思,所以“黔”在这里代表着深沉、纯正的颜色。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恩情难以忘怀,虽然朋友已富贵,但诗人仍旧珍惜那份恩情不愿意放弃。这里的“漆身”形象地表明深刻的感情,而“貉裘”则是指朋友所赠之物,虽已破旧但依然珍视。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友谊的崇敬以及个人报恩之心,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