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其二)
元 · 吴师道
绣斧乌台峻碧霄,金陵佳丽未萧条。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
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
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绣斧乌台峻碧霄”,以“绣斧”和“乌台”象征官府的威严与权力,而“峻碧霄”则展现了金陵的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壮美的氛围。接着,“金陵佳丽未萧条”一句,赞美了金陵虽历经沧桑,但依然繁华不减,展现出城市的生命力。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金陵作为文化名城的地位,无论是文人墨客的诗书正气,还是历史长河中流传的花月佳话,都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诸彦”指的是众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光,山峦青翠欲滴,仿佛画卷一般展开;长江浩荡,波涛汹涌,直至天边,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雄浑。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赞叹,也让人感受到金陵的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最后,“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金陵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游览金陵时能挥洒自如,留下豪迈的诗篇,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在友人远离之际,能通过诗歌来慰藉彼此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追求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