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奚续采菡萏助华增艳感而再赋三律(其二)
明 · 郭之奇
霓裳百道染虚明,霞綵纷纷散赤城。
秦女卷衣当露叶,洛妃牵袜倚霜茎。
已教赠药将移志,能使歌菱忽变声。
不信离群如有恨,幽窗看取碧丝萦。
秦女卷衣当露叶,洛妃牵袜倚霜茎。
已教赠药将移志,能使歌菱忽变声。
不信离群如有恨,幽窗看取碧丝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荷花在晨光与霞彩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它所引发的情感联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从露叶间卷起衣裙到霜茎旁轻倚的姿态,仿佛是秦女与洛妃的化身,充满了神秘与柔美的气息。
“霓裳百道染虚明”,开篇即以“霓裳”比喻荷花在晨光中的绰约风姿,仿佛是仙女的衣裳被晨光染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霞綵纷纷散赤城”,接着描述了荷花周围弥漫着如霞般绚烂的色彩,这些色彩仿佛是从赤城山中散落下来,增添了荷花的华美与神秘感。
“秦女卷衣当露叶,洛妃牵袜倚霜茎”,这两句通过典故,将荷花比作秦女和洛妃,她们分别卷起衣裙站在露叶之上,或是牵着袜子倚靠在霜茎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荷花在自然环境中的姿态,同时也赋予了荷花以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性。
“已教赠药将移志,能使歌菱忽变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荷花的形象,暗示荷花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还蕴含着深邃的意义。赠药与歌菱的转变,可能象征着荷花给予人们的精神启示或情感触动。
“不信离群如有恨,幽窗看取碧丝萦”,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荷花孤独状态的同情与理解。即使在无人欣赏的幽静之处,荷花也如同有情之人,怀揣着淡淡的忧愁。诗人通过这一想象,赋予了荷花以生命与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与情感的细腻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