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元城言行录
宋 · 真山民
一扫权奸九十章,七州不惮历炎荒。
黄粱富贵百年短,青史是非千载长。
丞相虽存心已死,先生既葬骨犹香。
向令铁汉常留在,天下何缘有靖康。
黄粱富贵百年短,青史是非千载长。
丞相虽存心已死,先生既葬骨犹香。
向令铁汉常留在,天下何缘有靖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权奸:指有权势而为非作歹的人。炎荒:酷热荒凉之地。
黄粱富贵:比喻虚幻的荣华富贵,源自黄粱一梦的故事。
青史:史书,指长久的历史记录。
心已死:指精神或意志已消亡。
骨犹香:象征高尚品德或精神永垂不朽。
铁汉:形容刚毅坚强的人。
靖康:北宋末年金兵攻占开封的事件,代指国破家亡。
翻译
一扫权奸的阴谋九十个篇章,他无惧穿越七个州的酷热荒凉。短暂的荣华富贵如同黄粱一梦,历史的评价却能流传千年长远。
虽然丞相仍然在世,但他的精神已逝;先生去世后,英魂犹在世间留香。
如果这位铁汉始终留存,怎会让国家遭受靖康之耻这样的劫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读刘元城言行录》。诗中,作者以刘元城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一扫权奸九十章”赞扬了刘元城清除权奸的壮举,显示出他的正义与勇气。接着,“七州不惮历炎荒”描绘了他不畏艰难,遍历多地的艰辛历程。
诗中通过对比“黄粱富贵百年短”与“青史是非千载长”,强调了短暂的荣华富贵与长久的历史评价之间的差距,暗示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后世的铭记。接下来,“丞相虽存心已死,先生既葬骨犹香”进一步赞美了刘元城虽然身死,但精神犹在,其高尚品格如同芳香永留。
最后两句“向令铁汉常留在,天下何缘有靖康”表达了如果刘元城这样的英雄能一直存在,那么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或许就不会发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深深惋惜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刘元城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