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泉次沈太守韵(其三)
宋 · 尤懋
灵源显晦岂无时,便有高人作已知。
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诗。
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诗。
注释
灵源:指深藏不露的智慧或灵感。显晦:显现和隐藏,这里指灵感的时有时无。
岂无时:难道没有时刻。
高人:指有深厚学识或洞察力的人。
作已知:已经洞察或了解。
赏识:欣赏和认可。
石湖老:可能指的是宋代文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发扬:推广和发扬。
更赖:更加依赖。
隐侯诗:可能指另一位隐逸但有影响力的诗人,如唐代的王维,曾被封为‘右拾遗’,但以隐士身份著称。
翻译
灵感源泉的显现与隐晦难道没有时刻?立刻就有高人洞察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尤袤的作品,名为《石井泉次沈太守韵(其三)》。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诗句。
“灵源显晦岂无时,便有高人作已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灵山灵水,时隐时现的神秘画面。“灵源”指的是仙境般的泉水,这里的“显晦”则象征着自然界中光与暗的交替,而这一切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诗人通过“岂无时”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感慨,随后便是“便有高人作已知”,这里的“高人”指的是那些洞察事物本质、深谙自然规律的人,他们能够领悟并记录下这些自然界的秘密。
“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诗。” 这两句则是在谈论如何去欣赏和传承这种精神财富。“赏识”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鉴赏与理解,而这一切都“先从石湖老”,这里的“石湖老”很可能是指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他曾自号“东坡居士”,而“东坡”又常被称为“石湖”。诗人认为,要想真正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就必须先从这些文学巨匠那里去学习。接下来的“发扬更赖隐侯诗”,则是在说要进一步弘扬这种精神传统,依靠像隐侯这样的诗人来创作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更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认识。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凝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