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文峰十二知丞文集
一朝吹堕千万颗,恐是蛟骊卧半天。
骈花俪叶妙天下,文赋直追古班马。
手抉河汉裂锦章,写在诗歌轧骚雅。
大篇赤手捕长蛇,不须控勒骑生騧。
短篇任意起忽伏,苍江浩浩涛中槎。
文章妙手压场屋,到底亡羊还得鹿。
庐陵方买载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轴。
军将打门书一封,呼起醉梦为醒松。
只怕至宝不肯留山中,雷霆风雨取去还蛟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骊珠:传说中的宝珠。千仞渊:极深的深渊。
骊眠:比喻渔翁意外获得的珍宝。
蛟骊:蛟龙。
骈花俪叶:形容文辞华美。
班马:班固和司马迁,古代著名文人。
河汉:银河。
轧骚雅:融入骚雅的风格。
控勒:驾驭。
騧:青白色的马。
槎:木筏。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载月舟:能载月亮的船,象征理想或抱负。
朝天轴:入朝的抱负或策略。
醒松:比喻从醉梦中清醒的人。
至宝:极其珍贵的物品。
蛟龙:神话中的水族神兽。
翻译
一颗骊珠深藏千丈渊,渔翁意外捞得此珍藏。一旦风起珠落千万颗,恐怕蛟龙半空作盘旋。
繁花并蒂叶对叶,文采超群比古人班马。
手握天河撕开锦缎,诗篇融入骚雅与高雅。
大作赤手擒拿巨龙,无需驾驭骏马驰骋疆场。
短篇随性起伏跌宕,如苍茫江面漂泊的舟。
文章高手压倒考场,最终还是失去鹿而得羊。
庐陵人欲购月夜之舟,清谈再展入朝之志。
将军拍门送信一封,唤醒醉梦中的清醒松。
只怕稀世珍宝不愿留山,风雨雷电皆被蛟龙夺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逢辰所作,题目为《题卢文峰十二知丞文集》。诗中充满了对书法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高水平艺术成就的赞美。
“骊珠一颗千仞渊,渔翁探得遭骊眠。” 这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骊珠”来比喻珍贵和难求的才华,“渔翁”则象征着诗人本身。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高超文学才能的赞赏,这种才能如同深渊中难寻的宝珠。
“一朝吹堕千万颗,恐是蛟骊卧半天。”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意象,“一朝”意味着突然之间,“吹堕”则形容才华爆发之迅速。这里表达的是文学才能一旦成熟,便如同天降甘露般丰富且珍贵。
“骈花俪叶妙天下,文赋直追古班马。” 这两句赞美了诗集中文章的优雅与高超,“骈花俪叶”形容文字之美丽如同花朵,"文赋直追古班马"则指文章的水平直接追上了古代名家班固、马融。
“手抉河汉裂锦章,写在诗歌轧骚雅。”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书写时的气势磅礴,“手抉河汉”形容笔力雄浑,如同开辟天地,“裂锦章”则象征着文章之美丽如同撕裂天上的锦绣。"轧骚雅"表明诗歌既有力量又不失雅致。
“大篇赤手捕长蛇, 不须控勒骑生騧。” 这两句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大英雄赤手擒龙的形象来比喻诗人在创作长篇文章时的英勇气概和控制力,“不须控勒”意味着即便是复杂难驯的主题也能轻易驾驭。
“短篇任意起忽伏,苍江浩浩涛中槎。”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创作短篇时的自如与变化无穷,“苍江浩浩”形容文章如同奔腾不息的大河,"涛中槎"则比喻文章中的情感波澜壮阔。
“文章妙手压场屋,到底亡羊还得鹿。”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如同高超的技艺压倒一切挑战,“到底亡羊还得鹿”则用古代典故来比喻即便遇到挫折也能东山再起。
“庐陵方买载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文学上的追求,如同驾着月亮之船航行在清澈的水面上,“清淡”形容文章质朴而不失高雅,“展朝天轴”则象征着文章如同开辟新的视野。
“军将打门书一封,呼起醉梦为醒松。”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文学上的影响力,如同军将挥笔写下重要的使命书信,能够唤醒沉睡中的灵魂,“呼起醉梦”形容文章的力量能唤醒人们的精神。
“只怕至宝不肯留山中,雷霆风雨取去还蛟龙。”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份才华和文学成就的珍惜与担忧,如同害怕至宝不愿长留山中而被雷霆风雨带走,这里“蛟龙”象征着高超的文学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