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曹以宁
明 · 张弼
著书只欲明忠义,垂橐何曾计有无。
鉴赏
此诗《赠曹以宁》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著书只欲明忠义,垂橐何曾计有无”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正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物质得失的淡泊态度。
“著书只欲明忠义”,诗人强调著书立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阐明忠诚与正义的价值。这里的“忠义”不仅指个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和对道义的坚守,更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道德伦理的重视。诗人认为,通过文字的力量,可以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向善。
“垂橐何曾计有无”,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在古代,“橐”指的是盛放财物的袋子。诗人说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从不曾计算过它们的存在与否。这种豁达的胸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这两句,既是对曹以宁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忠诚、正义与淡泊名利精神的颂扬。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品质显得尤为珍贵,它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永恒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