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
唐 · 孟郊
月迥无隐物,况复大江秋。
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飕飗。
岘亭当此时,故人不同游。
故人在长安,亦可将梦求。
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飕飗。
岘亭当此时,故人不同游。
故人在长安,亦可将梦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月迥:明亮的月光。无隐物:没有隐藏的事物。
况复:更何况。
大江:宽阔的江面。
秋:秋季。
江城:江边的城市。
沙村:沙滩小村。
人语:人的交谈声。
风飕飗:风吹过的声音,形容声音凄凉。
岘亭:地名,可能是一个景点或亭子。
故人:老朋友。
不同游:没有一起游玩。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代远方。
将梦求:寄托梦境去寻找。
翻译
明亮的月光下没有隐藏的事物,更何况是秋天的大江边。江边的城市和沙滩小村,人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清冷。
在这个时候,岘亭里的旧友并未一同游玩。
我的老朋友在遥远的长安,只能寄托梦境去寻找他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静谧与孤寂之情。"月迥无隐物,况复大江秋"两句写景,月光如水,无遮挡之物,特别是在大江边上的秋天,更显得空旷和清冷。"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飕飗"接着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一片宁静的江城和沙村,但即便是这样幽静的人间,也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隐约人声,被秋风吹送而来。
接下来的"岘亭当此时,故人不同游"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怀念。岘亭指的是高高的山亭,这个时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这里,而过去与之共游的人却不在身边。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目前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故人在长安,亦可将梦求"则是诗人的无奈与渴望。故人远在长安,即便如此,诗人也只能将思念化作梦境去追寻。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月光、江城、沙村和岘亭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之感和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