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三集饮香亭处分得欲字
清 · 许传霈
消寒集第三,重来聚竹屋。
屋小炉火红,竹疏窗纱绿。
我到独濡迟,走仆连番速。
细雨洒前宵,步行石崅荦。
当门石尤奇,迎我如立鹄。
盘飧已罗陈,野味胜鱼肉。
主客一笑言,今夕安且燠。
吾生不善饮,而喜对糟麴。
三爵已酡颜,醉倒不自觉。
客持右军书,琳琅重满幅。
惜余已矇眬,家鸡浑野鹜。
把烛跋其尾,濡墨沾毫秃。
催诗寺钟声,声声印心曲。
诗新句早成,此际淡无欲。
屋小炉火红,竹疏窗纱绿。
我到独濡迟,走仆连番速。
细雨洒前宵,步行石崅荦。
当门石尤奇,迎我如立鹄。
盘飧已罗陈,野味胜鱼肉。
主客一笑言,今夕安且燠。
吾生不善饮,而喜对糟麴。
三爵已酡颜,醉倒不自觉。
客持右军书,琳琅重满幅。
惜余已矇眬,家鸡浑野鹜。
把烛跋其尾,濡墨沾毫秃。
催诗寺钟声,声声印心曲。
诗新句早成,此际淡无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里的聚会,地点在竹屋中,环境温馨而雅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屋内炉火的温暖、窗外竹影的疏朗,以及细雨洒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通过“屋小炉火红,竹疏窗纱绿”的描述,展现了空间的对比与和谐之美。
聚会开始,诗人感叹自己到达稍晚,仆人忙碌地准备着。随后,细雨绵绵,诗人步行于崎岖的石路上,增添了几分旅途的趣味。当门的奇石仿佛迎接客人,赋予聚会以特别的意义。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其中的野味比鱼肉更令人垂涎。
随着酒的畅饮,诗人的脸颊泛起了红晕,他沉浸在醉意中,不觉已醉倒。此时,一位宾客拿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让诗人赞叹不已。然而,诗人此时已有些迷糊,难以欣赏这珍贵的艺术品。在烛光下,他拿起笔,墨汁沾满笔端,似乎想要留下些什么。
寺中的钟声响起,仿佛与诗人心中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人在这一刻,灵感涌现,新作的诗句早已成形,心中却感到一种淡淡的满足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次温馨的聚会场景,还融入了自然景色、艺术欣赏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