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溪钓处为陈侍御赋
明 · 黄衷
只道腊溪派,安知霄汉通。
巽功居习坎,理脉法包蒙。
汇似山阴曲,磻如渭上潨。
循流方宛转,入海即浺瀜。
荫树窥天镜,垂纶挹道风。
矶因冈腹便,台借石唇隆。
始泛溪翁棹,期回地主骢。
鱼凫疑物色,荷柳艳遭逢。
恩到波光动,名荣里望崇。
向来孤往兴,犹自水西东。
巽功居习坎,理脉法包蒙。
汇似山阴曲,磻如渭上潨。
循流方宛转,入海即浺瀜。
荫树窥天镜,垂纶挹道风。
矶因冈腹便,台借石唇隆。
始泛溪翁棹,期回地主骢。
鱼凫疑物色,荷柳艳遭逢。
恩到波光动,名荣里望崇。
向来孤往兴,犹自水西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环溪钓鱼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流的曲折蜿蜒,以及它最终汇入大海的壮阔景象。通过“巽功”、“习坎”、“理脉”等词语,巧妙地融入了易经中的哲学思想,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深刻的内涵。
“汇似山阴曲,磻如渭上潨”,将溪流比作山阴的弯曲路径和渭河上的急流,生动地描绘了溪流的形态和动态。接着,“循流方宛转,入海即浺瀜”,进一步展示了溪流从源头到大海的旅程,寓意人生的历程和追求。
“荫树窥天镜,垂纶挹道风”,描绘了钓鱼者在树荫下垂钓的情景,仿佛在一面镜子中窥见天空,又仿佛在吸取道家的清风,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矶因冈腹便,台借石唇隆”,则通过描述钓鱼台的位置,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始泛溪翁棹,期回地主骢”,表达了钓鱼者的期待与愿望,希望像溪流一样自由自在,同时也渴望得到地主(可能指地方官员)的赏识与支持。最后,“鱼凫疑物色,荷柳艳遭逢”,通过鱼儿和荷花柳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