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之迁道中呈汪时法(其二)
宋 · 吕祖俭
汪氏诸郎子独贤,相从过岭过韶川。
九龄风味犹存否,莫向南华却问禅。
九龄风味犹存否,莫向南华却问禅。
注释
汪氏:指汪家。诸郎子:众多公子。
独贤:最为贤明。
相从:一起跟随。
过岭:翻过山岭。
过韶川:经过韶川。
九龄:指年纪小的时候,这里代指早年。
风味:风采、个性。
犹存否:是否还保存着。
南华:指南华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却问禅:再去询问禅学。
翻译
汪家的公子们中只有他最为贤明,我们一起翻山越岭来到了韶川。他还保留着九岁那年的纯真风采吗,不要再到南华寺去询问佛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汪氏兄弟过岭越川的情景进行描写,表达了对他们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赞赏。"九龄风味犹存否"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年幼时的记忆和情感依恋,似乎在追问那些纯真年代的气息是否还留存在现实中。最后两字"却问禅",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看世俗的心态,似乎在提醒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纠缠于尘世的喧嚣,而应该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宋代文学的典型特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族美德的推崇,以及对后辈才俊的期望与鼓励。在这里,诗人的情感是真挚的,语言则是简洁有力的,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以少胜多、以微表宏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