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其二)
粲粲鬓毛皤。
大长蛮夷赵尉,饶他岁月如梭。
锯人夹板,请君入瓮,老子婆娑。
充户常流碧血,何知柱国阎罗。
词语解释
碧血的意思:[释义](名)《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多用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构成]偏正式:碧(血 [例句]为革命贡献一腔碧血。(作宾语)...
鬓毛的意思:◎ 鬓毛 bìnmáo[hair on the temple] 鬓角的头发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粲粲的意思:(1).鲜明貌。《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朱熹 集传:“粲粲,鲜盛貌。”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暮春春服成,粲粲綺与紈。” 宋 贺铸 《踏莎行》词:“黄帘絳幕掩香风,当筵粲粲人如玉。”(2).广阔貌。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粲粲中原,有削有吞,浩彼诸藩,岂无革沿?”(3).笑貌。 宋 梅尧臣 《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诗:“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 锺延豪 《华西街上》四:“ 阿牛 嘿的一声粲粲的仰头大笑。”...
常流的意思:(1).长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司马贞 索隐:“常流,犹长流也。”(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
蹉跎的意思:◎ 蹉跎 cuōtuó(1) [waste time as making faltering steps]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日月蹉跎(2) [slip and fall;take a wrong step in life]∶失足...
大长的意思:首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使东三省尚在,而 满洲 大长得以兼统汉人,吾民犹勉自抑制以事之。”骨牌用语。《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
夹板的意思:[释义](名)用来夹住物体的板子,多用木头或金属制成。 [构成]偏正式:夹(板 [例句]他的右腿打了一块夹板。(作宾语)...
老子的意思:◎ 老子 Lǎozǐ[Laozi]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一书。他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根源。他在观察社会和自然变化时,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政治上他主张“无为”,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
蛮夷的意思:◎ 蛮夷 mányí[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来蛮夷间。——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为降虏于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那堪的意思:(1).怎堪;怎能禁受。 唐 李端 《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 张先 《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明 韩洽 《铁马》诗:“那堪簷宇下,又作战场声。”(2).犹言兼之;何况。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惟道生得箇庞儿美,那堪更小字儿得愜人意。”...
婆娑的意思:[释义](形)盘旋(多指舞蹈)。联绵式。~起舞。(作状语)树影~。(作谓语)...
入瓮的意思:喻受酷刑。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则説老匹夫请先入瓮,也须知榜揭处天都动,偏你这罢职归田一老农,公然敢剔蝎撩蜂。”参见“ 请君入瓮 ”。...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阎罗的意思:◎ 阎罗 Yánluó(1) [ Yama Raja ]∶地狱之王。梵语 Yamarāja音译“阎魔罗阇”的简称。义译为平等王,或译为缚,即缚罪人之义(2) [upright law-executor]∶旧时比喻刚正、不畏权势的执法官(3) [an extremely cruel and violent person]∶比喻极凶恶的人...
柱国的意思:(1).国都。《战国策·齐策三》:“ 安 邑 者, 魏 之柱国也; 晋阳 者, 赵 之柱国也; 鄢郢 者, 楚 之柱国也。” 姚宏 注:“柱国,都也。” 鲍彪 注:“言其於国,如室有柱。”(2).官名。 战国 时 楚国 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 楚 的最高武官。 唐 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鹖冠子·王鈇》:“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击破 楚 骑於 平阳 ,遂降 彭城 ,虏柱国 项陀 。”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僕局令》:“勉当柱国之荣,...
请君入瓮的意思:邀请别人自陷困境,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