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公弼
宋 · 王庭圭
弟兄词赋喧场屋,晚岁乡闾誉益哗。
窗下残编雕草木,壁间遗翰走龙蛇。
蜡馀几緉游山屐,书满千篇载鹿车。
痛惜蒲轮迎未果,寝门来哭泪横斜。
窗下残编雕草木,壁间遗翰走龙蛇。
蜡馀几緉游山屐,书满千篇载鹿车。
痛惜蒲轮迎未果,寝门来哭泪横斜。
鉴赏
这首挽诗《挽刘公弼》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刘公弼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声望,以及他晚年在乡间的声誉,展现了其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贡献。
首联“弟兄词赋喧场屋,晚岁乡闾誉益哗”点明了刘公弼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横溢,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坛上广受赞誉,甚至影响到了乡间的舆论,使得其名声更加显赫。
颔联“窗下残编雕草木,壁间遗翰走龙蛇”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刘公弼勤奋不息的治学精神。他在窗下翻阅旧书,笔耕不辍,连草木都仿佛被他的学问所雕琢;而他留下的墨迹,如同龙蛇般灵动,可见其书法造诣之高。
颈联“蜡馀几緉游山屐,书满千篇载鹿车”进一步描绘了刘公弼的生活情趣与学术追求。他喜爱游历山水,留下足迹于山林之间,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书籍,装满了鹿车,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痛惜蒲轮迎未果,寝门来哭泪横斜”表达了对刘公弼去世的惋惜之情。蒲轮,古代迎接贤士的车辆,这里象征着未能实现的邀请,暗示了对刘公弼才能的遗憾。寝门,指灵堂,此处描述了人们在刘公弼去世后前来哀悼的情景,泪水横流,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刘公弼在文学、学术和生活中的风采,也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挽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