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望溪宗伯(其二)
清 · 李锴
烦骚当告谁,大命愧虚受。
皇天匪不高,后土匪不厚。
菅蒯虽可绳,其如索云朽。
奄忽百岁尽,具体惭父母。
于嗟千载下,焉知某为某。
长为老农夫,荷锄寄南亩。
皇天匪不高,后土匪不厚。
菅蒯虽可绳,其如索云朽。
奄忽百岁尽,具体惭父母。
于嗟千载下,焉知某为某。
长为老农夫,荷锄寄南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的《上方望溪宗伯(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思。
首句“烦骚当告谁”,诗人以“烦骚”自喻内心的困扰与不安,却无人可诉,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接着,“大命愧虚受”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与自我反省,认为自己承受生命之重,却未能充分利用,内心充满愧疚。
“皇天匪不高,后土匪不厚”两句,诗人借天地之高厚来反衬人生的渺小与短暂,感叹自然的伟大与人类存在的局限。“菅蒯虽可绳,其如索云朽”则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即使像菅蒯这样的草木也能被绳索捆绑,但最终也会腐朽消失,比喻人的生命同样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
“奄忽百岁尽,具体惭父母”点明生命的短暂,从出生到死亡,百年光阴转瞬即逝,诗人因未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而对父母感到惭愧。最后,“于嗟千载下,焉知某为某”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个人命运的迷茫,千年后,今人已成古人,今人又将如何评价自己?
“长为老农夫,荷锄寄南亩”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如同老农一般,与土地为伴,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