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东岩祷雨题林以永寒谷山水障子赏析

东岩祷雨题林以永寒谷山水障子

明 · 郑岳
松坛祷雨东岩宿,日餐蔬笋断粱肉。
我心惮暑惨不舒,独据苍崖荫林木。
寒翁知我厌氛埃,为索丹青贻巨幅。
披图细玩思杳然,偃蹇双松翳云壑。
中有一叟颀而长,琴书潇洒从二仆。
蕲州疏簟叠平芜,短槛高云聊寓目。
纶巾羽扇风飘飘,瘦骨清容肖寒谷。
寒翁寒翁风节奇,结芰纫兰好奇服。
历官中外四十年,拂袖归来书几簏。
丰年妻子尚苦饥,况兹亢旱田尽曝。
稻粱一饱不自谋,犹为苍生泪盈掬。
古来贤达类如此,杜老秋风赋茅屋。
吾社安可无是翁,东野云龙每相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东岩为求降雨而祷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者的风骨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松坛祷雨”、“寒翁知我”等词句,不仅勾勒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凸显了人物的高尚情操。

“松坛祷雨东岩宿”,开篇即以“松坛”、“东岩”点明地点,营造出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重要事件——祷雨。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祈求,更是对丰收、对生活的渴望。

“日餐蔬笋断粱肉”,描述了老者在祷告期间的生活状态,简朴至极,甚至到了“断粱肉”的地步,体现了他对于祷告的虔诚与牺牲精神。

“我心惮暑惨不舒,独据苍崖荫林木”,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烦躁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老者所处环境的艰苦与孤独。

“寒翁知我厌氛埃,为索丹青贻巨幅”,这一段展现了老者与诗人的互动,老者为了缓解诗人的烦躁情绪,赠予他一幅画作。这幅画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象征着人与人之间超越物质的深厚情感。

“披图细玩思杳然,偃蹇双松翳云壑”,诗人仔细欣赏画作,思绪万千,仿佛置身于画中的世界,感受到了双松掩映下的幽静与深邃。

“中有一叟颀而长,琴书潇洒从二仆”,描绘了画中人物的形象,一位身材修长的老者,手持琴书,身边跟着两位仆人,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雅与从容。

“蕲州疏簟叠平芜,短槛高云聊寓目”,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场景,蕲州的竹席铺满了广阔的草地,短小的栏杆旁,高耸的云朵成为观赏的对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意境。

“纶巾羽扇风飘飘,瘦骨清容肖寒谷”,通过描写老者的装扮和外貌,表现了他的清高与坚韧,如同寒冷山谷中的松柏,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寒翁寒翁风节奇,结芰纫兰好奇服”,诗人对老者的风骨和服饰进行了赞美,强调了其与众不同的品格与追求。

“历官中外四十年,拂袖归来书几簏”,揭示了老者过去的人生经历,曾在外任职多年,最终选择归隐,留下了许多书籍作为纪念。

“丰年妻子尚苦饥,况兹亢旱田尽曝”,反映了老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即使在丰收之年,家庭仍面临饥饿,更何况是在干旱之年,农田都已曝晒。

“稻粱一饱不自谋,犹为苍生泪盈掬”,展现了老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自己生活困顿,仍为百姓的苦难而流泪,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古来贤达类如此,杜老秋风赋茅屋”,诗人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老者行为的敬仰,认为这种高尚的行为自古以来就是贤达人士的共同特征。

“吾社安可无是翁,东野云龙每相逐”,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社会能够拥有像老者这样的人物,并且希望与之相伴,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形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渲染,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