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二)赏析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二)

宋 · 许月卿
嚚讼渐成俗,如君今岂多。
仲尼仁者静,下惠圣之和。
夜月数声笛,春风一再歌。
纷纷当泚颡,视此石嵯峨。

注释

嚚讼:欺诈争斗。
渐:渐渐。
俗:风气。
仲尼:孔子。
仁者:有仁德的人。
静:平静。
下惠:古代贤人,以谦让著称。
圣之和:圣人的和谐。
夜月:夜晚的月亮。
笛:笛子。
春风:春风。
纷纷:纷乱。
泚颡:出汗,形容紧张或恐惧。
石嵯峨:峻峭的石头。

翻译

欺诈争斗渐渐成为风气,像你这样的君子现在还能有多少?
孔子作为仁者保持平静,像下惠一样展现出圣人的和谐之道。
夜晚的月光下传来几声笛声,春风中响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歌声。
纷乱之中我汗流满面,看着这峻峭的石头,深感其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月卿的作品,名为《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逝去时代和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仁者德行的赞颂。

“嚚讼渐成俗,如君今岂多”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时风俗和崇高品质的追忆,似乎在感叹如同古代圣贤那般的人物如今已不多见。这里的“嚚讼”指的是世间的喧嚣与争斗,“如君”则是对过去时代或人物的一种怀念。

“仲尼仁者静,下惠圣之和”中的“仲尼”是孔子的尊称,这里赞颂孔子作为仁者的高尚品格,其教导普世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孔子学说所倡导的仁爱与和谐精神的推崇。

“夜月数声笛,春风一再歌”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悠然自得的情景。夜晚的月光下,诗人或许在听着悠扬的笛声,或是在春风中反复吟唱着歌谣,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纷纷当泚颡,视此石嵯峨”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自然景观。这里的“泚颡”可能指的是山间的小溪或瀑布,“石嵯峨”则形容岩石的挺拔和崎岖。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赏与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风俗、圣贤德行以及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