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社鼓赏析

社鼓

宋 · 毕仲游
社鼓鼕鼕南北村,老人相倚话柴门。
自从嘉祐初年后,直至元丰有稻孙。

拼音版原文

jiǔsānjiāshìyāncǎoshíbēi

línjiāndōngdōngdàichūnshèshí

yǐnlǎozuìwéiéxiāngchí

jūnqīngshēngpèifēngniánsh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幕,通过“社鼓”这一传统节日活动,展现了乡村的和谐与老人们的闲适生活。

首句“社鼓鼕鼕南北村”,以“社鼓”作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在南北两个村庄中,社祭仪式上响起的鼓声,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这里的“鼕鼕”二字,形象地表现了鼓声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阵阵鼓声在空气中回荡。

接着,“老人相倚话柴门”,画面一转,聚焦于两位老人的形象。他们依靠着柴门,交谈着,享受着节日带来的宁静与温馨。这种场景温馨而平和,体现了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生活态度——安详、知足且乐于分享。

后两句“自从嘉祐初年后,直至元丰有稻孙”,则将时间线拉长,从嘉祐年间(北宋时期)到元丰年间(北宋中期),通过“有稻孙”的描述,暗示了在这段时间里,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有了更多的粮食收成,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也象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以及人们在传统节日中所感受到的幸福与满足。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艺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