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高广之
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
鉴赏
这首诗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小趣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幽默感。
“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这两句开篇,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饮茶和用餐,与遇到的特定人物联系起来,赋予了这些日常行为以戏剧性色彩。“伶妇”和“丘嫂”在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在不同场合中遇到的不同女性,通过这种比喻,突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独特视角。
“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幽默感。诗人通过“乞米僧”和“卢老”的形象,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求助与给予行为融入其中。这里,“乞米僧”可能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而“卢老”则可能是经常给予帮助的长者或朋友。通过“徒教”和“时时送”这样的词语,诗人不仅描绘了帮助与被帮助的场景,还巧妙地加入了时间的维度,暗示了这种互助关系的持续性和普遍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洞察力和幽默感,同时也蕴含着对于人与人之间互助关系的赞美。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词语解释
乞米的意思:(1).索取粮米。《陈书·宗元饶传》:“ 合州 刺史 陈褒 赃污狼藉,遣使就渚歛鱼,又於六郡乞米,百姓甚苦之。”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海内文豪,既各变其索缣乞米之方针,运其高髻多脂之方略。”(2).求米;讨米。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乞米烦佳客,钞诗听小胥。” 清 《乞米妇》诗:“乞米妇,形欒欒。与钱不肯受,乞米声悲酸。”(3).见“ 乞米帖 ”。...
丘嫂的意思:大嫂;长嫂。《汉书·楚元王传》:“ 高祖 微时,常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为羹尽轢釜,客以故去。”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丘,大也,长嫂称也。” 清 赵翼 《漂母祠》诗:“客来轢釜似丘嫂,饭后打鐘如闍黎。”...
时时的意思: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一饭的意思:(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