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吊猿赏析

吊猿

宋 · 释居简
巫硖第三声,无愁亦怕听。
养铅烦护鼎,献果伴看经。
失树难忘返,投笼不畏扃。
旧铭曾瘗鹤,猿瘗亦宜铭。

鉴赏

这首诗《吊猿》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只失去家园的猿猴的哀悼之情。

首句“巫硖第三声,无愁亦怕听”以巫峡的特定声音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背景。这里的“无愁亦怕听”,既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的敬畏,也预示了后文将要展现的哀伤情感。

接下来,“养铅烦护鼎,献果伴看经”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猿猴与人类共处的和谐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猿猴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然而,这种和谐被随后的转折所打破。

“失树难忘返,投笼不畏扃”这两句揭示了猿猴命运的转折点。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树木,无法忘记回归故土的愿望;即使被关入笼中,也不畏惧牢笼的束缚。这不仅是对猿猴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深刻探讨。

最后,“旧铭曾瘗鹤,猿瘗亦宜铭”一句,将主题升华至更广阔的层面。诗人将猿猴与鹤相提并论,通过“瘗”(埋葬)这一行为,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怀念。同时,提出“猿瘗亦宜铭”的观点,强调了对所有生命价值的认同与尊重,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自由与归属、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