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己卯秋重至雷阳漫兴赏析

己卯秋重至雷阳漫兴

近现代 · 刘凤梧
一夕西风两鬓苍,那堪憔悴过雷阳。
金戈满眼伊人远,玉笛无声夜月凉。
万种怆怀萦故国,几回飞梦到高唐。
相逢幸有徐孺子,话旧浑忘在异乡。
惆怅年华逝水过,梧桐叶又下庭柯。
十分秋色迷烽燧,一个幽人泣薜萝。
此日鏖兵腾汉水,何时洗甲到银河?夕阳踯躅荒郊外,几度因风想玉珂。

词语解释

鏖兵的意思:◎ 鏖兵 áobīng[fight hard] 大规模的激烈战争赤壁鏖兵(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打败曹操的军队)...

薜萝的意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

惆怅的意思:◎ 惆怅 chóuchàng[melancholy] 伤感;愁闷;失意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怆怀的意思:悲伤。 唐 李益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愴怀非外至,沉鬱自中肠。” 明 徐渭 《涉江赋》:“予斯之忧,他奚愴怀?” 黄遵楷 《<人境庐诗草>跋》:“先兄之不忍为诗人,而又不得不有求于自立之道,其愴怀身世为何如耶。”...

飞梦的意思:指梦中飞越。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夏侯 曰:‘夜来飞梦到 瑶池 ,借得 周王 八骏骑。’” 清 丘逢甲 《元夕无月》诗:“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鯤洋。”...

烽燧的意思:[释义](名)古时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构成]并列式:烽+燧...

高唐的意思:(1). 战国 时 楚国 台观名。在 云梦泽 中。传说 楚襄王 游 高唐 ,梦见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於 云梦 之臺,望 高唐 之观。” 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铭》:“ 高唐 碍石, 洛浦 无舟。何处相望,山边一楼。” 前蜀 韦庄 《谒巫山庙》诗:“乱猿啼处访 高唐 ,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声犹似哭 襄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 高唐 赋梦。”后用为 巫山 的代称。 唐 杜甫 《晚...

高唐的意思:(1). 战国 时 楚国 台观名。在 云梦泽 中。传说 楚襄王 游 高唐 ,梦见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於 云梦 之臺,望 高唐 之观。” 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铭》:“ 高唐 碍石, 洛浦 无舟。何处相望,山边一楼。” 前蜀 韦庄 《谒巫山庙》诗:“乱猿啼处访 高唐 ,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声犹似哭 襄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 高唐 赋梦。”后用为 巫山 的代称。 唐 杜甫 《晚...

故国的意思:◎ 故国 gùguó(1)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2) [motherland]∶祖国,本国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3) [native countryside]∶故乡,家乡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4) [old capital]∶旧都。南宋时指汴京(5) [ol...

过雷的意思:越过雷池。泛指越礼、越规。 唐 王勃 《再上武侍极启》:“神交道合,君侯昭片善之荣;千载一时,下走得长鸣之所。是用谬凭高奬,曲撰芜音,游海无际,过雷自讋。”...

汉水的意思:◎ 汉水 Hàn Shuǐ[the Han River] 中国中部的一条河,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话旧的意思:◎ 话旧 huàjiù[talk over old times;reminisce] 与朋友共忆往事...

荒郊的意思:◎ 荒郊 huāngjiāo[wilderness;desolute place outside a town] 荒凉的郊野荒郊野外...

郊外的意思:[释义](名)城市外面的地方(对某一城市说)。 [构成]偏正式:郊(外 [例句]广州郊外名胜很多。(作主语)...

金戈的意思:(1).戈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唐 李白 《发白马》诗:“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明 高启 《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 天目山 前异人出,金戈双举风烟开。”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此日金戈飞舞,他年铜像嵯峨,共扫异族之腥膻,同敷大 汉 声教,不亦休乎!”(2).借指雄师劲旅,威武的军士。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家庆》:“金戈绣袄马前呼,野外人家惊未睹。”(3).借指武职。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伏念臣铅刀微器,袜綫短才,谬...

满眼的意思:(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

那堪的意思:(1).怎堪;怎能禁受。 唐 李端 《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 张先 《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明 韩洽 《铁马》诗:“那堪簷宇下,又作战场声。”(2).犹言兼之;何况。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惟道生得箇庞儿美,那堪更小字儿得愜人意。”...

年华的意思:[释义](名)时光,年岁。 [构成]偏正式:年(华 [例句]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憔悴的意思:◎ 憔悴 qiáocuì(1) [wan and sallow]∶黄瘦;瘦损憔悴孤虚。——[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形容憔悴憔悴了许多(2) [(of plants) withered]∶枯萎;凋零花有点憔悴(3) [weary]∶困顿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生民憔悴(4) [be worrid]∶烦恼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秋色的意思:◎ 秋色 qiūsè(1) [autumn]∶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 [autumn scenery]∶秋天的景色秋色宜人...

孺子的意思:◎ 孺子 rúzǐ(1) [child]∶小孩子吾父王威镇江淮数年,岂可一旦称臣于孺子,贻笑于后世?——《英烈传》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闺门。——宋· 苏轼《教战守》(2) [concubines of the nobility]∶古代太子的妾的名目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汉书·外戚传上》...

色迷的意思:◎ 色迷 sèmí[roue;sex mania;be crazy about woman] 沉迷于女色的人...

逝水的意思:(1).指一去不返的流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唐 许浑 《重游练湖怀旧》诗:“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游踪选胜·万柳堂记》:“几曾逝水留云住,犹记残花扑酒香。”(2).比喻流逝的光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舞衫歌扇,仪态万方,弹指繁华,总随逝水。”...

十分的意思:◎ 十分 shífēn(1) [very]∶很,甚,非常,极其十分高兴十分难过(2) [utterly;absolutely;extremely]∶达到极端的程度十分惊恐(3) [often;always]∶总是;老是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金瓶梅》(4) [perfect]∶十全十美;十足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庭柯的意思:庭园中的树木。 晋 陶潜 《停云》诗:“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宋 范成大 《签厅夜归用前韵呈子文》:“炉篆无风香雾直,庭柯有月露光寒。”...

梧桐的意思:◎ 梧桐 wútóng[Chinese parasol(tree)]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声的意思:◎ 无声 wúshēng[silent;noiseless]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洗甲的意思:洗净甲兵,以便收藏。谓停止战事。《宋史·乐志十六》:“覆盂连瀚海,洗甲挽天河。”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疏表杰作》:“波澄海国,看王师洗甲而还。”《花月痕》第四八回:“ 剑秋 、 小岑 原是鋭意洗甲 长江 ,无奈 金陵 气数未尽,却钻出五个妖妇来。”参见“ 洗兵 ”。...

西风的意思:◎ 西风 xīfēng(1) [westerly]∶从西方吹来的风温带的盛行西风(2) [west wind](3) 指秋风(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相逢的意思:◎ 相逢 xiāngféng[come across] 彼此遇见;会见偶然相逢...

幸有的意思: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异乡的意思:◎ 异乡 yìxiāng[foreign land] 外乡,外地他乡飘泊异乡...

伊人的意思:◎ 伊人 yīrén[that lady] 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画图缘》秋水伊人...

一夕的意思:(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一个的意思:(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

银河的意思:◎ 银河 Yínhé[the milky way]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幽人的意思:(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玉珂的意思:(1).马络头上的装饰物。多为玉制,也有用贝制的。 晋 张华 《轻薄篇》诗:“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唐 李贺 《马》诗之二二:“汗血到王家,随鸞撼玉珂。” 王琦 汇解:“玉珂者,以玉饰马勒之上,振动则有声,故有‘撼玉珂’、‘鸣玉珂’之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亦曾橐笔侍鑾坡,午夜天风伴玉珂。”(2).指马。 宋 司马光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诗四首谢之》之二:“絳闕朝归散玉珂,不游不饮奈春何?” 明 何景明 《对雪怀刘朝信》诗:“何处玉珂迷紫陌,几家银烛照华筵。”(3).指...

玉笛的意思:(1).玉制的笛子。《西京杂记》卷三:“ 秦 咸阳宫 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隐相次,息亦不见,名曰:昭华之琯。”(2).笛子的美称。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辛弃疾 《临江仙·醉宿崇福寺》词:“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视牀头乐具毕备,遂取玉笛请为翁寿。”(3).指笛声。 明 高濂 《玉簪记·情见》:“听玉笛惊春怨,此际愁肠千万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

踯躅的意思:◎ 踯躅 zhízhú(1)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2) [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徐孺子的意思:即 东汉 徐稺 。 稺 字 孺子 , 陈蕃 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又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未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感触之意遂见乎辞》诗:“儻有 徐孺子 ,隻鸡远奔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