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病中作
不禁童稚扰,还望友朋来。
卜岁占钱课,迎春谢酒杯。
鹏抟曾有志,今日已成灰。
词语解释
不禁的意思:[释义](副)抑制不住,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感情,做出某种动作)。 [构成]偏正式:不〔禁 [例句]不禁内心感到钦佩。(作状语)不禁失笑。(作状语)...
卜岁的意思:在一年的开始占卜全年的吉凶。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六:“ 楚 俗,过元夕第三夜,多以更阑时微行听人语言,以卜一岁之通塞。”《宋史·乐志七》:“卜岁之初,我迎春祗。”...
寒窗的意思:◎ 寒窗 hánchuāng[poor condition for learning]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十年寒窗...
还望的意思:(1).回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景公 与 晏子 游於 少海 ,登 柏寝 之臺,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将孰有此。’”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日感怀》:“步登西城怜,还望东城陴。”(2).环顾,四望。 宋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词:“危楼还望,嘆此意、今古几人曾会?”(3).返回的希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欲营迁厝……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絶於还望。”...
今日的意思:[释义](名)今天。 [构成]偏正式:今(日 [例句]参观团今日到达。(作状语)...
经月的意思:指太阴历月亮经历一次朔望的标准时间;整月。《周髀算经》卷下:“术曰:置经月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后汉书·献帝纪》:“是岁, 长沙 有人死经月復活。”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 徐登 ﹞惟喜饮醇酎,经月不一粒食,殊不知书。”《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苏老泉 见 安石 衣服垢敝,经月不洗面,以为不近人情,作《辨奸论》以刺之。”...
酒杯的意思:见“ 酒杯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鹏抟的意思:鹏展翅盘旋而上。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摶万里。” 宋 陆游 《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摶於宦海,姑鸿渐於名场。”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幸今日鹏摶羽翰,曾浴日补天。”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至於 仁甫 诗餘之雋妙,则当 元 时已有称为如鹏摶九霄。”...
朋来的意思:犹吉庆。语出《易·复》:“朋来无咎。” 宋 苏轼 《贺正启》:“庆此朋来之辰,必有汇征之福。”...
岁占的意思:占卜问年成。 明 归子慕 《城北初夏》诗:“田父説岁占,今兹定有年。”...
童稚的意思:◎ 童稚 tóngzhì(1) [child]∶儿童童稚般的举动(2) [childishness]∶稚气;幼稚...
卧病的意思:[释义](动)因病躺下。 [构成]动宾式:卧|病 [例句]他卧病不起。(作谓语)...
谢酒的意思:宴会结束,道谢告辞。《水浒传》第二回:“当晚,众人谢酒,各自分散回家。”《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等到席散,在席的官员,一个个过来谢酒。”...
迎春的意思:(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有志的意思:有志向;有志气。《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汉 王粲 《咏史》:“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区册 ﹞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间也。” 孙中山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民国 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
友朋的意思: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