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齐学士知荆南
宋 · 司马光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川气象豪。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赑屃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祀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赑屃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祀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注释
汉家:指汉朝。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治才:治理才能。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泛指。
山川:山水。
气象:景象,气势。
旗旆:旗帜。
逶迤:蜿蜒曲折。
蟠:盘绕。
梦泽:古代湖泊,如云梦泽。
楼船:大型战舰或豪华船只。
赑屃:传说中的龙形动物,常用于装饰。
压:压制,这里是形容楼船的壮观。
江涛:江上的波涛。
宣武:古代将领的封号。
遗爱:遗留的恩惠和爱戴。
叔敖: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以贤能著称。
奏计:向朝廷呈报政绩。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赐金褒:给予金银等物质奖励以表彰。
翻译
汉朝的太守才能出众,楚国的山水气势非凡。旗帜飘扬在广阔的梦泽上,楼船威武地压过江面的波涛。
谁还能记得那显赫的名号,像宣武那样?遗留的仁爱还应祭祀叔敖。
何必苦苦等待三年考核,朝廷的奖赏早晚都会赐下黄金以示赞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家太守的高超治理才能和他对楚国山川的深厚情感。"旗旆逶迤蟠梦泽"写出了军队在江面上行进时的壮观景象,展示了太守的威武与力量;"楼船赑屃压江涛"则形象地描绘了大型战舰在激流中破浪前进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和不可阻挡的气势。
诗中的"雄名谁复知宣武"表达了对太守英雄事迹的赞颂,而"遗爱犹应祀叔敖"则透露出人们对于这位太守深厚情感的怀念。最后两句"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表明了皇帝对太守才能的高度认可和赏识,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时间便给予了极高的荣誉。
整首诗通过对汉家太守治理才华和个人英勇形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对这位太守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的赞美。